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總是掉頭發,是身體出問題了嗎?1 招教你自查! 新視野

時間:2023-06-01 09:47:13    來源:科普中國網    

脫發,幾乎成了現在中年人和部分年輕人最為“頭禿”的問題之一。幾乎所有脫發的小伙伴,在尋找“我到底為什么脫發”這個世紀難題的答案時,都經歷過求醫之路。

但多數人去了醫院,可能只能得到一個泛泛的“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的診斷,再加上幾瓶標配米諾地爾。用過之后,脫發的問題似乎并沒有多少緩解,疑慮依舊存在。

其實,在我們去醫院檢查之前,可以先自查一下是否脫發。一般來說,一天掉70~100根頭發是正常的,不屬于脫發的范疇。上海市衛健委提供了這樣一個小方法,大家可以用來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有脫發問題:

評估小妙招


(資料圖片)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從頭發根部輕輕捏住一縷頭發,順著頭發輕拉。

如果捋掉5根及以上,則可能存在非正常性脫發,需要及時就醫,及早診斷和治療。

注意,這個“薅毛”實驗應該在24小時內沒有洗頭發的情況下進行為好。

怎么樣,你脫發了嗎?如果真的“薅”下來好幾根頭發,甚至十幾根頭發,那么你可能正面臨脫發問題。那到底該如何解決脫發問題?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聊聊。

01

脫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以為,我去醫院驗驗血、看看毛囊,醫生就能知道我為什么脫發了。但事實是,目前的技術手段遠遠還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我們要明白,脫發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可能是遺傳、營養、疾病、藥物、物理化學損傷、精神壓力等一個或多個因素導致的。比如就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患者在治療脫發的過程中,先后遇到了因多囊卵巢綜合征導致的脫發,和甲狀腺疾病導致的脫發,但兩個疾病治愈后脫發仍不見好轉。后來醫生發現這位患者還缺乏鋅元素,最后為患者補鋅元素,脫發才有所改善。

關于脫發的原因,你還可以看看之前我們發過的這篇文章:《洗頭總掉頭發,是要“禿”了嗎?今天就來告訴你真相!》

所以說,每個人的身體基礎情況、生活習慣、過往經歷都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應對脫發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所以只有了解自身具體情況,才有可能解決脫發這一問題。

02

脫發了該做哪些檢查?

如果真的是脫發了,我們可以通過自查和醫療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的脫發可能受哪些因素影響。

1. 家族遺傳自查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祖輩、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有沒有存在脫發的情況,如果有人有明顯的脫發跡象,那么你自己也有很大可能遺傳了這種基因。

其次就是觀察開始脫發的時間,遺傳性脫發通常在青春期后開始,進程穩定而緩慢。很多人在高中或者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有掉發增多的情況,但憑借自己年輕頭發“底子厚”,一開始不會明顯地感覺到發量的變化。但持續幾年的時間,毛囊逐漸萎縮,整體發量的變化就會十分明顯了。[1]

2.性激素檢查

性激素對頭發的生長和脫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血液里性激素的水平不是影響脫發的唯一因素,還取決于毛囊對雄激素的敏感性,與基因有關。因此,我們常會發現,激素異常的人可能不脫發,激素正常的人也可能脫發。[2]

3.皮膚科檢查

如果有頭皮增多、頭皮紅腫、疼痛、痘痘、囊腫的困擾,就應該到皮膚科看看是否有頭皮炎癥和真菌感染了。

醫生會通過觀察頭皮的癥狀、采集頭皮屑、使用毛囊鏡、真菌培養等手段輔助檢查,該消炎的消炎、該殺菌的殺菌。

4.甲狀腺功能檢查

頭發的生長和內分泌是密切相關的,而甲狀腺是人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能夠分泌甲狀腺素,控制人體的代謝率和能量消耗。

如果你有甲減或者甲亢的相關癥狀,也十分推薦做一個甲狀腺功能的全面檢查以排除甲狀腺異常對頭發的影響。[3]

甲減:乏力、體力下降;體重增加、容易發胖;皮膚干燥、毛發稀疏、脫發;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焦慮、抑郁。

甲亢:心跳加快、心悸、血壓升高;頭痛、手顫、體重減輕;疲勞、肌肉無力;夜間出汗、情緒波動、失眠;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眼瞼震顫等眼部癥狀。

5.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檢查通常包括銅、鋅、鐵、鈣、鎂、鈉、鉀等元素的檢測,它們對于人體的生長發育、代謝、免疫、神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頭發生長的過程中,鋅和鐵的角色尤為重要。鋅主要影響蛋白質合成、免疫反應、抗氧化等方面,缺乏鋅往往會表現為頭發干燥,易斷裂、分叉、皮膚干燥、脫皮、免疫力下降。鐵則是造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鐵往往會表現為貧血、免疫力下降、頭發脆弱易折斷、容易疲勞、食欲減退等。

存在以上癥狀或者飲食結構不是那么均衡的朋友們,可能需要注意檢查和飲食均衡了。

03

良好生活習慣是免費的“防脫藥方”

頭發的生長離不開幾個重要的因素,充足的營養、健康的頭皮環境、正常穩定的激素水平。來看看哪些生活習慣會影響頭發的生長呢?

1.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節食、挑食等都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頭發缺乏所需的營養物質,脫發自然就來了。例如,蛋白質、維生素、鐵等都是頭發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素,如果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物質,毛囊也會難以為繼。

平常應該注意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鐵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雞蛋、肉類、豆類、海產品、綠葉蔬菜等。同時,要避免節食和挑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

2.睡眠習慣

在這個人均熬夜的年代,凌晨一兩點睡覺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日常,但是熬夜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導致內分泌失調。我們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釋放生長激素,而熬夜會干擾這種激素的正常分泌,從而影響頭發的生長。

努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早睡早起身體好,頭發也會變好。

3.頭皮護理

染燙、抓撓頭皮、忽略頭皮清潔等不良習慣都會導致頭皮環境受損。前兩者一個是化學損傷,一個是物理損傷,都很好理解。而頭皮清潔的問題則需要重點提醒。很多人洗頭的時候只洗頭發而不洗頭皮,頭皮上的污垢、油脂和死皮細胞會積累在頭皮上,堵塞毛孔,影響頭皮的血液循環,進而影響頭發的生長

盡量不要過多地燙發、染發,減少頭皮刺激,塑造清潔健康的頭皮環境,還可以配合按摩增加血液循環,頭皮環境維護好,頭發才能更好地生長。

4.情緒壓力

情緒波動和精神壓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長期的不良情緒和壓力會對頭發的生長和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在人體內,壓力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其中包括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激素的分泌增加。這種激素可以干擾身體的正常代謝過程,并影響頭發的生長周期。長期處于高壓力狀態下,皮質醇水平會持續升高,進而導致 “毛囊萎縮”。

此外,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和壓力也會對人的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頭皮發炎感染的風險,炎癥會破壞毛囊周圍的細胞和組織,影響頭發的生長和健康。

我們可以通過做運動、聽音樂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讓身心放松。自我調節實在無法奏效的情況下,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最后,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心情愉悅、好好洗頭皮,這些免費的生活習慣“藥方”,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做到,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發量再次豐富起來。

參考文獻:

[1]張文姝.雄激素源性脫發你了解多少[J].家庭醫學,2022(10):58-59.

[2]謝博宇,漆迪,蔣思,吳劍波.雄激素性脫發男性患者血漿性激素水平的回顧性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23,44(01):80-82+110.DOI:10.14188/j.1671-8852.2022.0518.

[3]余飛.脫發,原來是甲狀腺惹的禍[J].家庭醫學,2017(04):20.

作者:黎玉瓊科普創作者

審核:李峰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教授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