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審核:伍學焱 北京協和醫院 主任醫師
對于眾多求美心切的減肥者來說,控制飲食一定是減肥大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那么,有哪些實用的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減得更快,減得更健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資料圖片)
一、巧妙安排一日三餐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能量,即使坐著一動不動,也會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在一天中,我們需要攝入足夠的能量來填補這些消耗。那么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們所吃主食以及動物性食物、烹調油、豆類、堅果等,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供應能量的宏量營養素的主要來源。而一天中所需的能量,我們最好按照一定的比例攝入。
比較科學的方法就是堅持一日三餐制,分早、中、晚三次攝入身體所需能量。三餐中比較推薦的供能比是3:4:3,也就是說,可以早餐攝入30%的能量,中餐攝入40%的能量,晚餐攝入30%的能量。
如果晚上睡得比較早,活動也比較少,那么三餐供能比就可以調整為4:4:2,也就是早餐攝入40%的能量,午餐攝入40%的能量,晚餐少吃一點,攝入20%的能量。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這樣搭配既可以保證全天都有能量可供消耗,又不至于擾亂消化系統的自然節律,比較有利于身體健康。
具體到每一餐,食物的配比也是有原則的,應盡量做到食物多樣化,避免食物單一造成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而且食物的自然顏色越豐富、越鮮艷則越好,因為顏色越鮮艷的蔬菜和水果,營養價值往往越高,越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植物化學物質。除此之外,一餐中還要做到有粗有細,有葷有素,不要為了減肥,只吃蔬菜,不吃肉,或只吃水果充饑。
二、巧妙選擇食物
①用粗糧、雜糧、豆類代替一部分精米精面。
精米精面口感好、消化快,因此血糖升高得就快,餓得也快,這就會促使人更多進食。如果選用一些飽腹感強,相對沒有那么容易消化的食物來代替,就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控制能量攝入,從而幫助我們減肥。
其中,比較推薦使用燕麥代替一部分主食,燕麥不僅飽腹感強,而且蛋白質、膳食纖維含量高,其內含的β-葡聚糖還可以增進我們的腸道健康,防止便秘,控制體重。
另外,還可以在蒸米飯時,加入一些紅小豆、綠豆、蕓豆、鷹嘴豆等,這樣飽腹感也會比較強,而且豆可以不要煮的太爛,可以增加咀嚼時間。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②每餐都攝入高蛋白質的食物。
一般的碳水化合物,經過3個小時左右就會從胃中排空,而加上蛋白質后,就可延長至4-5個小時,再加上脂肪,就可以延長到5個小時以上,因此人就不會輕易覺得餓了,也就避免了攝入更多額外的飲食。
③根據營養成分表購買食物。
買食物時,先看看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然后根據4+1原則,就是先看總能量,然后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鈉元素含量進行挑選。盡量選擇那些總能量、脂肪、鈉元素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三、掌握一些吃飯的小技巧
①飯前先喝一點無油無糖的湯羹、牛奶、豆漿、白開水等。
這樣可以讓胃處在比較充盈的狀態,在吃飯時也就可以少吃一點了。
②改變進食順序,細嚼慢咽。
建議先吃綠葉蔬菜,吃到半飽,再吃肉菜,最后再吃主食,就能盡量減少主食的額外攝入,有利于減肥。
③減少在外就餐和點外賣的次數。
盡量減少在飯店吃飯,因為飯店的菜品常多油多鹽多調料,而且與朋友一起吃飯,不自覺地就會攝食過量,不利于減肥。
④用小碗吃飯,吃飯只吃七八分飽。
用小碗吃飯會更容易控制攝入量,一般吃到七八分飽,也就是感覺吃完了還有一定胃口的時候就停止,常年積累下來,也就減少了飲食攝入。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