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種子都能這么卷?自帶“馬達”和“鉆頭”,制定“優先萌發”策略......

時間:2023-02-03 09:42:05    來源:科普中國網    

我們都知道,在荒漠里植物生長很困難。為了適應干旱,植物們練就了高超的本領,牻(máng)牛兒苗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國西部的荒漠中,牻牛兒苗是很重要的植物,它的種子自帶“馬達”和“鉆頭”,可以鉆入地下,當環境適宜時再發芽生長,將荒漠變為綠洲,因此牻牛兒苗被稱為“荒漠強者”。

來源丨中國植物圖像庫 朱仁斌攝


(資料圖片)

1

長相“平平無奇”的牻牛兒苗牻牛兒苗科牻牛兒苗屬(Erodium)是春季開花的矮小植物,約有74種。牻牛兒苗的葉子對生,二回羽狀深裂。花朵較小,聚成小傘狀排列;花色多為紫紅色,每朵花有5枚花瓣,5個萼片,每個萼片有一短芒。

芹葉牻牛兒苗(E. cicutarium)

來源|維基百科

這樣看來,牻牛兒苗并無特殊之處,而當花謝成果時,它開始華麗“變身”了?;ㄖx后,具有五個分果的蒴果形成,長約4 cm。果實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具有像鷺嘴一樣的“長喙”,而牻牛兒苗屬的屬名Erodium意即指鷺。

來源丨中國植物圖像庫 朱強攝

文章開頭提到的生長在沙漠、干旱戈壁中的牻牛兒苗屬植物是尖喙牻牛兒苗(Erodium oxyrhinchum),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新疆北部和喀什地區。其果實有長達7~9厘米的喙,成熟裂開后呈羽毛狀。尖喙牻牛兒苗的生長期很短,會在夏季干熱氣候來臨前,利用早春雨水或積雪融水快速地生長,完成生命周期,因此屬于特殊的植物類型——短命植物。

尖喙牻牛兒苗的果實

來源|新疆植物學會

2

牻牛兒苗種子怎么鉆地的?

為了完成使命,牻牛兒苗進化出了獨特的種子傳播機制——爆炸性傳播。果實成熟后,會裂成5個分果,且分果的喙部向上扭轉,呈螺旋狀卷曲。這個螺旋狀且有毛的附屬物,稱之為芒,上面分布的毛具有吸水性。當果實干燥后,在壓力的作用下芒突然分離從而將種子拋到母株之外。這種傳播方式能將種子散布到更遠的地方,以開拓和占領更多的領地。

牻牛兒苗果實開裂的方式

來源|《神奇的種子世界》攝影/李漣漪

當種子落到地面上,環境的干濕變化會使芒在潮濕時伸直,在干燥時變回螺旋形,這個變化過程會產生旋轉的機械力,從而將種子推入地下,好似種子有一個“鉆頭”,將自己埋藏到一個更濕潤安全的環境,伺機萌發。

芹葉牻牛兒苗發射種子、種子鉆入地下的示意圖

來源|《The mechanics of explosive dispersal and self-burial in the seeds of the filaree, Erodium cicutarium (Geraniaceae)》

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在纏繞過程中,芒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形狀變化。首先出現了一個大的彎曲,然后形成了一個松散的線圈,隨著更多的線圈向種子那端延伸,該線圈慢慢收緊。**在沙質土壤上,伸直、纏繞的反復運動允許種子頭在表面上移動,并隨機地扎入縫隙中。**經過幾次濕潤和干燥的條件變化后,一些種子就會被完全掩埋。

浸泡的芒被放置在聚合物粘土上,隨著環境變干燥,芒的纏繞形狀發生了變化。

來源|《The mechanics of explosive dispersal and self-burial in the seeds of the filaree, Erodium cicutarium (Geraniaceae)》

牻牛兒苗的種子之所以要“鉆地”,是為了提高它們發芽和存活的機會。將種子埋在土壤中,避免了被風帶到不利的環境中或被動物取食,這顯示了它對干旱環境的適應能力。沙漠里的尖喙牻牛兒苗,將種子深深鉆入土壤,既是為了尋找濕潤的環境,也避免了巨大的晝夜溫差帶來的傷害。

沙漠地區的尖喙牻牛兒苗

來源|《神奇的種子世界》攝影/亞吉東

為了應對嚴苛的環境,盡可能擴大家族勢力,尖喙牻牛兒苗還制定出了“優先萌發”的繁殖策略。種子如果多年未萌發,在有機物消耗殆盡之后會失去活性。于是,年老的種子會優先萌發生長,而青壯年時期的種子將繼續等待,擇機而出,這樣有利于維持種子庫的穩定。科學實驗也證實了這一現象,在相同的環境下,新鮮的種子不易萌發,而老種子的萌發率非常高。

牻牛兒苗看似柔弱,卻十分頑強,為了不斷繁衍壯大,其種子進化出了與眾不同的傳播本領,向我們展示了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和生命力的強大。

標簽: 中國植物圖像庫 種子散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