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莫言的多部小說被翻譯到國外,為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余華的《活著》在韓國大火,還被改編成電影和話劇;《解密》開啟麥家作品海外出版的康莊大道……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那么,當下的中青年作家作品該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相關資料圖)
3月15日至1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青年作家國際傳播高研班在成都開班。出版機構代表、國際傳播專家、文學版貿經理、漢學家等,為來自全國的幾十名作家學員分享文學“走出去”的經驗,分享中國文學版權輸出的經典案例。作為中國青年作家的中堅力量,茅獎獲得者、小說家徐則臣和另外一位實力派小說家阿乙,在高研班上分享了各自的經驗、看法和建議。
中國文學作品要“走出去”
在徐則臣看來,不少中國作家的作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都有不小的偶然性,“包括莫言老師、余華老師,他們的作品一開始往外走都是如此”。接著,他分享了一件往事:他參加法蘭克福書展時偶遇一位翻譯家,主動表示愿意翻譯他的作品。因為聊得很投機,徐則臣將《跑步穿過中關村》一書的英語翻譯交給了他。
“對方翻譯得非常好,甚至給其他語種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參照。”后來,徐則臣在美國時朗誦了這本書的英文版,臺下一位專門教翻譯的教授詢問譯者是誰,他說出了那位翻譯家的名字,教授查了半天,直言:“這個人沒有名氣,但是翻譯得真漂亮。祝賀你,遇到了一個天才翻譯家。”
正是因為這種偶然性,徐則臣直言:“我覺得目前整個中國文學作品‘走出去’的步子是緩慢的。盡管各位翻譯家充滿激情,就拿西班牙語來說,中國文學從古至今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作品總數只占中國引進西班牙語文學的零頭,所以,長路漫漫。”
為了讓中國文學新生代走向世界的步伐愈加穩健,空間不斷拓展,進一步豐富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學的認知,向世界展現中國人的生活變遷和心靈世界,文學作品“走出去”也成為近些年備受關注的課題。
寫作者要寫自己所思所想
參加本次高研班的很多人都是國內優秀的年輕作家,徐則臣說:“年輕作家需要開眼看世界,但是開眼看世界需要一個途徑,所以我們這么多人聚在一塊兒學習、探討這件事。我相信大家肯定有所收獲。當然這種收獲未必是說,上了研修班,我們的作品就能被翻譯成多少種語種走出去。而是這種學習和探討,對我們自身的創作,對世界文學狀況,包括文學的‘走出去’,都會有一個深入的思考。我覺得寫作應該是這樣的:既要埋頭趕路,也要抬頭看天。這次高研班,就給我們一個抬頭看天的機會。”
值得強調的是,這個“抬頭看天”并不是為了讓自己的文學作品更好“走出去”,就去研究和琢磨海外的讀者喜好,然后進行有指向性的寫作。徐則臣和阿乙都認為此路不通。徐則臣首先提到寫作的個人性,“寫作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共通的體會:剛開始寫的時候,覺得整個書房站滿了讀者。但寫著寫著,進入自己的世界以后,發現讀者一個一個全走了,最后屋里就剩自己一個人了。此外,作品被翻譯成外文,具有極大的偶然性。你沒法在作品里有什么預設,而且一旦預設,目的性過強,你的動作會變形,根本寫不好作品”。
對于徐則臣的分享,阿乙完全贊同:“寫作者就寫自己熟悉的、自己想寫的。至于這些作品有沒有機會被翻譯到國外,首先在于你寫得如何,以及出版機構、漢學家對你的作品是否真正有興趣。”阿乙還給作家同行們提了一個建議:“一定要相信最優秀的版權代理人。”
標簽:
上一篇:歐陽江河出新詩集“創造”跟得上他思維飛翔的讀者|世界觀速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莫言的多部小說被翻譯到國外,為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3-03-25 05:43
原標題:歐陽江河出新詩集“創造”跟得上他思維飛翔的讀者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磅礴的當代漢語,精微的知識考據,用來形容歐陽江河的最
2023-03-25 05:36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0期)都是駐村干部 陜西 李天躍如今我們這行叫“討” 吉林 孫德民為兒再移山 黑龍江 郝延鵬抄答案 山東 于昌
2023-03-25 05:42
原標題:《故鄉,年少故事》:日本作家寫給孩子的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劉珈汐說起經典兒童文學,你會想到哪些書?《長襪子皮皮
2023-03-24 15:40
原標題:亞洲最大中科院古脊椎所館藏46萬余件化石和人類遺存標本中新網北京3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023-03-24 15:34
原標題:當ChatGPT也能創作文學作品(引題)戴濰娜:人更需要生命感知的純度和濃度(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第六屆成都國際詩歌周3
2023-03-24 15:35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內地定檔4月7日羊城晚報記者聶青3月23日,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紀實性災難電影《燃燒的巴黎圣母院》
2023-03-24 15:43
“旅人心語”原標題:歷史名城盧克索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以豐富的考古資源而聞名。不久前,考古學家在那里新發現多座古墓,其中包括一座公元2、
2023-03-24 14:48
原標題:《詩刊》主編、詩人李少君:情感讓詩歌難以被AI取代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3月15日,第六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正式開啟。參會的詩人
2023-03-24 14:46
原標題:怎么把千尋小姐拍成了活菩薩?千尋“很忙”《千尋小姐》乍看不乏療愈效果:有村架純飾演的前風俗店小姐千尋來到海邊小鎮的便當店工作
2023-03-24 14:56
原標題:六種制式一網打盡《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預售開啟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派拉蒙奇幻冒險大片《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近日發布影片的IMAX
2023-03-24 14:52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泰州再獻好戲(引題)《長坂坡·漢津口》展厲派風采(主題)天津日報泰州電(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天津京劇院昨晚在泰州
2023-03-24 14:56
原標題:京腔京韻傳唱老舍經典北京曲劇《茶館》結束全國巡演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高凱)記者從北京市曲劇團獲悉,北京曲劇經典劇目《茶館
2023-03-24 13:53
原標題:影視圈需要正視“爛片榜”全球影視圈,喜“奧斯卡”者眾,悅“金酸莓”者寡。這一專注吐槽爛片,持續輸出“差評”的頒獎典禮,已堅持4
2023-03-24 13:42
原標題:電影導演紛紛試水劇集不務正業還是與時代共舞?最近,六集限定劇《平原上的摩西》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了全集放映和主創映后
2023-03-24 13:35
原標題:方寸之間“放”風箏【集郵擷趣】春天來了,花紅柳綠,風和日麗,又到了適宜放風箏的時節。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放風箏是
2023-03-24 13:41
原標題:貌似懸疑片但觀眾什么都猜到了電影《回廊亭》才剛開始,我就有種不祥的預感:畫外音傳來僵硬的女聲,一口一個高氏集團。不能認真取個
2023-03-24 13:51
原標題:《克拉和瑪依歷險記》展示新疆自然風貌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動畫電影《克拉和瑪依歷險記》正在上映中。該片以“心中有愛,溫暖世
2023-03-24 11:38
原標題:《生無可戀的奧托》藝聯專線上映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由索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馬克·福斯特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
2023-03-24 11:39
原標題:藝術家作家的敦煌之行敦,大也;煌,盛也,故而敦煌乃盛大之意。從20世紀初敦煌被英國探險家斯坦因“發現”以來,敦煌學就逐漸成為世
2023-03-24 11:36
原標題:新海誠《鈴芽之旅》展現地震“傷痕”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今起在內地上映。日前,他帶
2023-03-24 10:43
原標題:那一夜,張繼有沒有聽到鐘聲提起唐詩《楓橋夜泊》,恐怕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因史料有限,人們對于這首詩的作者張繼并無過多了解,只知
2023-03-24 10:35
原標題:老片重映的價值時下,電影開啟重映熱潮。繼《千與千尋》《龍貓》《崖上的波妞》分別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重映之后,宮崎駿名作《
2023-03-24 10:42
原標題:2022青海省唐卡藝術技能大賽開賽中新網西寧3月23日電(張添福巴銀瓶)23日,由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青海民族大學藝術學院、西寧市城東
2023-03-24 10:39
原標題:百子灣新添環境式劇場,《威尼斯商人》每周4場駐場演出(引題)在時間劇場體驗酒吧里看音樂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實習生宋綠茵位
2023-03-24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