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柵欄這家僅有30多平方米的小書店,緣何成了大“網紅”?

時間:2023-04-04 15:43:11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大柵欄 小書店

北京晚報記者 張驁 文 武亦彬 攝


(資料圖)

來過大柵欄的人,都會對商業街的老字號印象深刻,瑞蚨祥、馬聚源、謙祥益、內聯升……隨便一個,都有百年歷史,享譽中外。可是,就在它們的“背面”,一家書店的名頭絲毫不差。每天,都有來自北京乃至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拜訪。在各類視頻網站上搜索“內觀堂”,下面滿是“一定要去打卡”的評論。一家僅有30多平方米的小書店,緣何成了大“網紅”?店主代煜說,賣書不是唯一目的,希望大家都來這里聊聊天、歇歇腳,在故紙和老物件里,找到能產生共鳴的心頭好。

內觀堂書店里,代煜在整理書籍,這里不僅是屬于她自己的書店,也是她的回憶雜貨鋪。

轉過繁華的商業街,在大柵欄的胡同中尋覓,內觀堂就“藏”在鐵樹斜街。別看沒什么裝潢,走進“貌不驚人”的內觀堂,你一定會被里面的“世界”驚艷。滿眼的老物件,各式各樣的舊書,一間30多平方米的小屋被填充得滿滿當當。

在書店一側的貨架上,擺滿了富有年代感的物件。

環視四周,仔細“咀嚼”,會發現這里更像一間“時光雜貨鋪”。歷史人文、連環畫、舊外文雜志、課本占據了整整一面墻。書只是這里售賣品類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各個年代的老式相機、煤油燈、廢棄糧票供應證、電影放映機、80后童年記憶里的綠皮青蛙……都在內觀堂內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來這里的顧客有慕名而來的老北京,也有無意中拐進這“百花深處”的外地游客。隨著互聯網傳播,內觀堂里多了00后小朋友,他們三兩結伴,來這里感受爸爸媽媽們的“青春”歲月。

書店里雖然不乏有年頭的珍貴書籍,代煜最為珍視的還是自己年輕時最愛讀的幾本書,一直珍藏至今。

內觀堂書店在網絡上很有名氣,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打卡地。書店門臉兒就是普通的防盜門,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錯過。

代煜為來店里的年輕游客展示羊拐的玩法。

“這是羊拐,你們這歲數沒玩過,你看,就這么玩。”看著兩位00后盯著羊拐出神,店主代煜主動上前演示。

“開了十幾年,就是一股心氣和興趣,買不買看緣分,幾點開門也看緣分。”代煜說。書店火了,可代煜并沒有把它當“營生”的執念,有些老物件,顧客出了高價,她卻不賣。

這樣隨緣的態度讓她“養”了大批回頭客。這不,把兩位00后送走,代煜收拾東西,準備去參加社區的老年興趣班,打烊時間又提前了。可明天,你還能在書店門口的小凳上看見她。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