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我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
光明日報三亞5月21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王曉櫻、陳怡 見習記者王軒堯)2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在海南三亞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我國深海考古工作近期取得的重大進展。
5月20日,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正式啟動,標志我國深海考古開啟新篇章。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的第一次考古調查中,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了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做了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10月,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兩處古代沉船。其中一號沉船有多個疑似被船艙分隔開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達三米多,遺物以瓷器為主,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推測文物數量超過十萬件,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
二號沉船發現大量尺寸相近、碼放整齊的原木,大多經過簡單加工,初步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駛往中國的古代沉船,時代約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不僅是我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一號沉船的船貨以外銷瓷器為主,二號沉船以海外輸入的原木為主,兩處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只有十多海里,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證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線的缺環。
同時,這一重大發現展示出我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跨界融合、相互促進的前景,標志著我國深海考古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本次深海考古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和新裝備:在一號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的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將成為今后開展水下考古記錄發掘的基準;首次使用長基線的定位技術,對沉船進行位置標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資料記錄的精度和準確性;針對文物現場觀察及文物提取的特殊要求,還將使用新型力反饋柔性機械手、潛載吹沙清理裝置等多項專用技術裝備,對海底文物進行無損的保護性提取,同時對被沉積物覆蓋的關鍵文物進行水下清理,方便考古學家進行原位觀測。
標簽:
上一篇:李雪健點贊的這部公益助殘紀錄電影,有何特別?-環球快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我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光明日報三亞5月21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
2023-05-22 08:34
原標題:李雪健點贊的這部公益助殘紀錄電影,有何特別?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劉越)今天是第33個全國助殘
2023-05-22 08:45
原標題:《壞小孩》為暗黑原作帶來光的溫度和色彩王潤三年前,根據熱門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的網劇《隱秘
2023-05-22 07:50
原標題:以朗誦呈現戲劇故事(引題)《何幸相逢》帶來與詩詞的浪漫邂逅(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明
2023-05-22 07:43
原標題:“漫長的”回味,除了鍋包肉、拉丁舞還有啥吳翔《漫長的季節》播完了,“漫長的”回味依然縈繞在觀
2023-05-21 17:32
原標題:海底高清圖片!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國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5月21日在海南三亞發布
2023-05-21 15:46
原標題:文物說節氣|小滿策劃:于衛亞陶葉設計:潘紅宇終審:楊俠統籌:馬知遙創意:潘紅宇劉月韓秭一(實
2023-05-21 15:49
原標題:看《人生路不熟》要記住:對的就是對的◆申生喜劇《人生路不熟》以超過8億的票房拿下了國產片的票
2023-05-21 15:47
原標題:562幅影像、119件實物、4部專題片向老藝術家致敬!以“崇德尚藝潛心耕耘”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文聯
2023-05-21 15:55
原標題:《趙氏孤兒》以現代視角回望“復仇”主題高倩《趙氏孤兒》,一個因“忠義”和“復仇”而經久流傳的
2023-05-21 15:48
原標題:愛喝茶的人不能錯過!來看一片茶葉的文化“旅程”今天(21日)是第四個“國際茶日”,文化和旅游部
2023-05-21 14:47
原標題:再借丹青話今朝!許曉彬中國畫作品展在鄭州開幕素凈野趣·許曉彬中國畫作品展,昨天(20日)下午在
2023-05-21 14:56
原標題:“雨師”什么樣?“龍王”何時有?文物里的“小滿”有答案→今天(21日)15時09分,將迎來二十四節
2023-05-21 11:49
原標題:感受“靈魂過山車”探微人間真善美(引題)“梅花夫婦”同臺講述小城故事(主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2023-05-21 10:42
原標題: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業委員會在河南鄭州成立中新社鄭州5月20日電(闞力)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
2023-05-21 10:32
原標題:逛博物館,帶一雙慧眼去發現文明之美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回望周游世界20
2023-05-21 10:41
原標題:正視“AI孫燕姿”的侵權隱患何勇海最近,“AI孫燕姿”翻唱各種經典曲目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據
2023-05-21 10:33
原標題:《正好遇見你》開播“大咖”邂逅非遺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由歡娛影視出品,高寒執導,郭曉東特別主
2023-05-21 10:43
【讀書故事】原標題:夕陽路上書為伴吳芳吉2005年我從陜西鎮安縣西口回族鎮教育辦公室退休,順其自然的心態
2023-05-21 09:56
原標題:今日小滿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陳子蘊5月21日15時8分,小滿至。小滿是夏日的第二個節氣,指麥類等夏熟
2023-05-21 09:56
【高談闊論】原標題:歲月的琥珀與共鳴的響指蘇墨“打個響指吧,他說 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 遙遠的事物將被震
2023-05-21 09:51
【書評】原標題:什么樣的母愛是可以依靠的紀瑋跟零露相識,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女兒。這源于我倆
2023-05-21 09:35
原標題:長影樂團創新編排“音樂思政課”首演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彭冰)日前,長影樂團創
2023-05-21 06:47
【視線】原標題:博物館沉浸式導覽劇亮相北京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023-05-21 06:37
【藝評】原標題:AI歌手會吹電子口哨嗎?羅筱曉最近,歌手孫燕姿的“聲音”獨立于她本人走紅了。在視頻網站
2023-05-21 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