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中讀文讀藝讀科技

時間:2023-06-19 11:55:47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中讀文讀藝讀科技(主題)

上海圖書館推出首個收費展,以趣味性展陳語言推廣大閱讀(副題)

文匯報記者 李婷


(相關資料圖)

“上海圖書館東館自開館以來,35歲以內的讀者占比達52.3%。如何策劃出更多與年輕讀者、親子家庭相匹配的大閱讀活動,是我們持續在思考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說。該館首個收費展《環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日前在上圖東館開幕,探索以趣味性的展陳語言推廣大閱讀,引導讀者“閱人、閱城、閱世界”“讀文、讀藝、讀科技”。

靈感源自同名科幻小說,體驗“環游地球80天”

展覽靈感源自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同名科幻小說《環游地球80天》,以敘事的手法和沉浸式的呈現方式,帶領讀者們順著故事主人公福格的腳步重走世界:從英國倫敦到法國巴黎,意大利都靈,埃及蘇伊士,印度孟買和加爾各答,新加坡馬六甲,中國上海,日本橫濱,美國舊金山、中西部和紐約,最后再返回英國利物浦和倫敦,途經9個國家24個主題展館。

在上圖東館1號、2號展廳打通的1400余平方米空間里,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第一次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大爆炸時代,切身感受科學和經濟如何推動人類的近代文明進程與發展。在此過程中,讀者還能欣賞到來自大英圖書館的數百件數字化復刻的展品,包括手稿、書籍、郵票、報紙、藝術作品、專利證書、聲音檔案等豐富類型,以及部分來自上海圖書館的珍貴數字館藏資源,從中感悟到那個年代獨有的科技、藝術和文化概貌。

比如,意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一生從未來過中國,緣何將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運用到最后一部作品《圖蘭朵》中?從本次展覽中可知,普契尼曾收到過一個八音盒,其中有一首曲子正是這首《茉莉花》,他聽了之后愛不釋手,于是在《圖蘭朵》整部歌劇里貫穿著這首優美的旋律。頗為有趣的是,給普契尼帶來創作靈感的那只八音盒,當年是經上海亨得利鐘表店調校過的。這又是大師與遙遠東方的另一段隱秘情緣了。

印象派、浮世繪……展廳現場呈現了不少藝術流派,它們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9世紀中葉,隨著照相機的發明,繪畫的實用任務受到挑戰,歐洲美術界出現了強烈的變革創新需求,藝術家們紛紛將視線投向國外,希冀從異體文化中尋找創新的靈感。據考證,浮世繪版畫最初是作為貨物的包裝紙進入歐洲的,其構圖和色彩表現不同于西方傳統繪畫的處理方式,引起了印象派畫家的關注。如果說,浮世繪為印象派提供了借鑒,那源自中國的文人畫(日本叫唐繪),無論是材料還是繪畫方法,對日本繪畫藝術的發展有過巨大的影響。而探究這些藝術流派的出現及變革,其背后都離不開科技發展和經濟影響。

社會力量參與,用展覽語言進行立體式閱讀

“這是一次用展覽語言進行的立體式、體驗式閱讀,最終將回到閱讀本身,讓讀者更好地使用圖書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源。”陳超透露,讀者在展覽現場除了能享受到“環游世界”帶來的體驗樂趣外,還可以參與上圖策劃的一系列同主題的閱讀推廣和公眾教育活動。該館已為展覽準備了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文學五大類60多本書目的推薦書單,各主題館也將設立主題閱覽專區,還有閱讀手賬創作系列公益課程,以藝術的形式引導讀者對文本的深度閱讀。

據介紹,本次展覽由大英圖書館授權,聯合MUSEUM BOX博氪球主辦,也是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有益實踐。“期望通過此次特展,引發出不同面向的閱讀熱潮:第一波是文學主題,從閱讀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作品,衍生出閱讀更多相關的科幻文學、探險文學和荒島文學的代表作品。第二波是科技主題,十九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展覽現場復刻的第一輛商用蒸汽機車、第一條地鐵、第一臺滾筒洗衣機等,希望能引起讀者對科技革命、技術革新等主題的閱讀興趣。第三波是藝術主題,通過深度閱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展覽中出現的印象派、彩繪玻璃、歌劇等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上圖會展中心主任吳敏說。

作為人類文明成果得以記錄、保存和延續的重要場所,圖書館除了保存人類的共同記憶,還能為后代留下什么?策展人郝立表示,本次展覽的推出恰逢暑期即將到來,希望這樣的世界奇幻之旅給孩子們的假期增添一抹亮色,讓青少年在觀展互動之余,領略科技創新如何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