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山東濱州:(引題)
【資料圖】
曲藝生態更優(主題)
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 蘇銳 文/圖
青海下弦、四川竹琴、山東落子……近日,2023年黃河流域地方曲藝展演及現場交流活動在山東省濱州市舉辦。活動包括黃河流域地方曲藝現場交流會、黃河流域文化館(站)曲藝業務骨干培訓班、黃河流域地方曲藝展演3項內容,旨在從曲藝保護傳承的視角,聯動黃河流域各省區的力量,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地處黃河下游的濱州市,曲藝資源豐富。以打造良好文化生態、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為目標,近年來濱州市著眼曲藝創新發展,初步探索出“項目開動、演出拉動、全民行動”的立體保護傳承模式。
2023年黃河流域地方曲藝展演及現場交流活動在山東省濱州市舉辦
回到人民中間去
家住濱州市濱城區的趙中亭老人,今年暑期給上小學的孫子制訂了一個“課程表”:假期每周五晚上,爺孫倆一起去濱州市文化館群星劇場,觀看“曲藝書場”演出。
魯北三弦書、東路大鼓、西河大鼓……別具特色的地方曲藝劇種,被創作人員加入濱州人耳熟能詳的歷史文化故事、紅色故事、現代社會的好人好事等,成為一個個接地氣的小節目,登上“曲藝書場”舞臺。
“這些都是充滿正能量的節目,而且演出形式是濱州當地的曲藝劇種,能夠潛移默化培養孩子對家鄉的感情。”趙中亭說,他非常認可濱州市文化館開辦“曲藝書場”的做法,因為這對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老百姓的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義。
3000平方米的大廳、418個觀眾座席、16個市級以上非遺曲藝項目,這些撐起了濱州市文化館“曲藝書場”近3年的紅火之勢。2021年,作為山東省首批4家“曲藝非遺書場”試點單位之一,濱州市文化館“曲藝書場”正式面向社會進行公益性演出。截至今年7月初,已舉辦演出超200場次,近10萬濱州觀眾走進文化館感受曲藝的魅力。
有些觀眾聽一次圖個新鮮,也有些觀眾被發展為“曲藝粉絲”。濱州市文化館的“曲藝書場”微信票友群,如今已成立3個,總人數近1000人。他們中多數是“曲藝書場”的鐵桿票友,只要有演出且自己有時間,一定會去捧場。
“周五晚七點,曲藝書場見。”這句鐵桿票友們的口頭禪,成為濱州市曲藝活態傳承的生動見證。
擦亮金字招牌
濱州市豐富的曲藝資源,深受黃河文化影響。上百年來,黃河之畔的濱州人民在辛苦勞作之余創作排演了一批曲藝作品,延續了曲藝劇種的薪火,也推動曲藝成為這片土地的一張金字招牌。其中,胡集書會是典型代表。
作為我國現存兩大民間傳統書會之一,胡集書會至今已有超800年歷史。每年正月,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名曲藝從業者匯聚在濱州市惠民縣胡集鎮,講究的是當面鑼對面鼓,打擂臺賽,比誰演得好,看誰的觀眾多。
2023年,胡集書會吸引了逾300名藝人參加,10萬多名游客現場圍觀,相關節目的網絡直播點擊量超過8000萬人次。而濱州市為曲藝傳承發展搭建的舞臺遠不止于此。
過去幾年,濱州市持續推動曲藝展演體驗陣地的硬件水平提升,陸續建成胡集書會文化展廳、曲藝文化公園等。目前,當地正以擦亮胡集書會金字招牌為目標,規劃建設集曲藝交流、體驗、研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延伸傳統節慶活動產業鏈。
同時,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斷提升黃河流域非遺區域性整體保護水平,依托胡集書會活態傳承,成功創建省級孫子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系統性保護、創新性發展的理念,優化濱州曲藝傳承發展的生態。
做好融合大文章
人氣是曲藝傳承的根基。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曲藝劇種的創新發展,離不開與現代消費市場的結合。
濱州市一家旅行社負責人李樹坤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以來,省內外多家研學機構來濱州洽談合作。一些研學機構代表提出,要帶孩子們現場感受濱州的曲藝演出氛圍。還有一些老年團,對于曲藝演出也十分熱衷。
為做好曲藝融合發展大文章,濱州市將曲藝演出與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緊密結合,實現曲藝演出創作與進軍營、進景區、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校園演出的多維互動,每年開展曲藝進基層惠民演出400余場次。
濱州市擴大曲藝受眾群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史建倫認為,曲藝作品和演出不僅是彰顯濱州民眾幸福指數的公共服務產品,也是吸引外地游客、提振文化旅游消費的有效抓手。
近年來,濱州市將曲藝發展與非遺活態傳承、年節民俗文化傳播相結合,策劃推出黃河文化藝術季、少兒曲藝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動500多場,極大提升了曲藝藝術的存在感、參與度。
史建倫介紹,未來濱州市在做好劇種保護傳承基礎上,將打造更多沉浸式曲藝體驗新場景,為基層曲藝創作演出隊伍提供展演交流的平臺,為本地民眾和外地游客了解濱州曲藝搭建橋梁,真正實現“人民的曲藝人民共享”。
標簽:
上一篇:優秀戲曲文化推廣人分享河北梆子起源和表演精髓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山東濱州:(引題)曲藝生態更優(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
2023-08-11 11:58
原標題:圖片新聞圖為孫娜(左)現場向讀者展示“蘭花掌”“蘭花指”等
2023-08-11 10:53
原標題:“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打卡式觀展”引爭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2023-08-11 11:02
原標題:動漫和文旅怎么“+”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王偉杰近年來,國風動
2023-08-11 11:04
原標題:在音樂曠野中“笙”聲不息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譚思靜舞臺就
2023-08-11 10:56
原標題:遼寧:“劇本秀”蓬勃發展中國文化報駐遼寧實習記者賈曉東隨著
2023-08-11 10:52
原標題:涼山彝族火把節開幕人民日報西昌8月10日電(王永戰、韓柳、鐘
2023-08-11 09:55
原標題:京津冀甘黔湘非遺大聯展開展人民日報天津8月10日電(記者龔相
2023-08-11 10:01
原標題:山大文學院舉辦學術研討會——(引題)倡議筑牢現當代文學研究
2023-08-11 10:05
原標題:中國導演張律:電影要走向更寬廣的地方中新社首爾8月10日電中
2023-08-11 08:55
原標題:京津冀甘黔湘非遺大聯展開展人民日報天津8月10日電(記者龔相
2023-08-11 09:01
原標題:暑期天文館每日客流達萬人次(引題)小小“藍馬甲”帶觀眾遨游
2023-08-11 08:53
原標題:北京西城:白塔寺街區美食節帶來潮流體驗北京日報訊(記者張驁
2023-08-11 09:05
原標題:西藏首部兒童劇《特殊作業》在京演出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記者
2023-08-11 08:56
原標題:楊紫瓊演繹推理女王阿加莎驚悚迷局(引題)《威尼斯驚魂夜》9
2023-08-11 07:06
原標題:改編自《死亡通知單·暗黑者》的《暗殺風暴》8月18日上映(引
2023-08-10 16:05
原標題:西藏日喀則扎西吉彩:讓非遺“特技”在新時代展現新活力中新網
2023-08-10 16:05
原標題:27支樂隊加盟《樂隊的夏天3》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昨日,愛奇
2023-08-10 15:54
原標題:萬福堂青花燒制技藝四代傳承人薪火傳遞(引題)讓青花之美融入
2023-08-10 14:58
原標題:以舞蹈表現文物的舞集《良渚》明天來滬,帶觀眾——(引題)穿
2023-08-10 14:53
原標題:2023上海書展進入開幕倒計時一周(引題)850場閱讀活動營造滿
2023-08-10 15:06
原標題:為曹禺劇院量身打造駐場演藝文旅項目(引題)《尋找戲劇家》開
2023-08-10 14:58
原標題:媒介融合時代,文學的“出圈”楊毅■今天,文學不僅不再局限于
2023-08-10 14:57
原標題:張藝興:我和潘生都很執拗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記者郎朗)7月
2023-08-10 13:57
原標題:《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引題)“封神”的情感種子來自
2023-08-10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