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保下來”到“活起來”,千年古厝重煥光彩
(相關資料圖)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在這些歷史文化街區的修復現場,常年可見一位古稀老人在耐心地做技術指導。
他就是古建筑專家陳木霖。十多年來,他參與了福建省福州市十多處古厝的修護工作,見證了福州古厝重煥光彩。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就坐落在古城中心。
三坊七巷起源于晉,完善于唐五代,鼎盛于明清時期,至今仍保存著200余座古建筑,享有“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譽。
為保護好傳統街區和古建筑,福州持續開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
陳木霖第一次參與古厝修復,就來到了三坊七巷里的水榭戲臺。
彼時,古建筑修復人才匱乏,時任三明市正順廟文物管理所所長的陳木霖被派到福州擔任技術指導,開啟了他修繕古厝的職業生涯。
陳木霖回憶,水榭戲臺所在地在修復前是一家拉鏈工廠,為擴大生產空間和便利生產活動,整座建筑多處地方被改造。陳木霖急在心頭。在修復過程中,他要求工匠努力做到“修舊如舊”,恢復水榭戲臺昔日樣貌。
“我經常讓一些年輕工匠多打磨幾遍木構件,以顯出曲度,所以他們說我‘軸’,愛找茬。”陳木霖笑言,“我們修的是千年古厝,可不能‘忽悠’,他們聽了,就沒話回了。”
古厝修繕并非易事。有一次,他為了還原一個破損嚴重的構件,跑了六七個鄉鎮,才找到類似的原型。“古厝修復不能圖方便,必須一絲不茍地還原歷史,不能把錯誤的信息留給后代。”
如今,走進修復后的水榭戲臺,寬敞明亮的庭院、飛翹的馬鞍墻、各式各樣的彩繪、栩栩如生的灰塑、巧奪天工的窗雕,讓人仿佛回到明清時代。
近年來,陳木霖先后擔任了三坊七巷15處國家級文保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或技術指導,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成員。
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濤介紹,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以“鑲牙式、漸進式、微循環、小規模、不間斷”的步驟進行修復。截至2021年底,修復歷史建筑近200處,項目累計投入50億元。
除了三坊七巷,為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2018年福州又啟動了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統籌推進名城、街區、文物、建筑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工作。
古厝老街既要“保下來”,也要“活起來”。近年來,三坊七巷在做好古厝保護修復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可行之路,使古厝不斷煥發新活力。
措施之一就是開放坊巷內大量文物保護單位,引入具有閩地文化特征或非遺主題的博物館、文化場館,吸引脫胎漆器、軟木畫等民間藝術業態入駐,舉辦傳統民俗展示、體驗活動,吸引各類特色店入駐。
軟木畫店鋪“八閩珍品”的郭麗說,當地對三坊七巷的保護和對傳統工藝行業經營情況的重視,給像她這樣的軟木畫工藝傳承人一個啟示:要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融入當代創新元素,讓其重放光彩。
如今的三坊七巷,已成為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窗口。游客紛至沓來,2015年以來連續七年游客年接待量超過1000萬人次。
夏末秋初,夜幕降臨,白天的熱浪逐漸退卻,如織的游人涌入三坊七巷。白墻黛瓦,古榕蔥蘢,紅燈搖曳,讓人流連忘返。
72歲的文化講解志愿者陳永健說:“三坊七巷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片坊巷現在被保護修復得這么好,我要向更多游客傳播它的歷史和文化。”
(記者徐瑞青、鄧倩倩、許林貴、李慧穎)
新華社福州電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從“保下來”到“活起來”,千年古厝重煥光彩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在這些歷史文化街區的修復現場,常年可見一位古稀老人在耐
2022-09-06 09:47
原標題:笑中有淚港味濃郁!今年的愛情喜劇片黑馬來了?新民晚報記者孫佳音由江志強監制,陳詠燊執導,實力演員黃子華、鄧麗欣、張繼聰、王菀
2022-09-06 08:37
新華全媒+原標題:數字賦能為傳統文化增添光彩——從2022服貿會看中華文化“揚帆出海”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翟翔、楊淑君春華秋實,馥
2022-09-06 08:28
“二十四節氣”原標題:露從今夜白秋向此時分人民日報記者孟揚曹怡晴?白露“露從今夜白”,白露是9月的第一個節氣,它代表著孟秋時節的結束、
2022-09-06 08:40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在京拉開帷幕作者:許之豐2022年9月4日,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北京拉開帷幕。今年是中國國際時裝周創辦25周年,本季時裝周
2022-09-06 07:37
原標題:逛服貿會把文博文創帶回家定制北京中軸線主題文創、走進漢墓尋寶探秘、現場體驗紡織拓印……本屆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的文博文創展區,
2022-09-06 05:47
原標題:《敦煌奇妙夜》帶來“敦煌之旅”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繼深圳、廣州等地的巡演后,9月2日至3日,親子音樂舞臺劇《敦煌奇妙夜》在北京
2022-09-05 15:27
原標題: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落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昨天,話劇《求仙學道》在國家話劇院小劇場上演。該劇也為為期五個月的第七屆中國原創
2022-09-05 15:27
原標題:賈淺淺:這三首詩不是我寫的9月4日晚,賈淺淺獨家授權頂端新聞發布辟謠:“《雪天》《真香啊》《黃瓜,不僅僅是吃的》這三首詩歌,不
2022-09-05 15:36
原標題: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繼《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推出的話劇《主角》,9月3
2022-09-05 15:25
原標題:暑期檔票房超91億元(主題)創三年來同期最佳成績(副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8月31日24時,今年電影市
2022-09-05 15:31
新華全媒+原標題: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日前開始,“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在鄭州博物館文翰街館面向公眾展出。本次展覽以“百
2022-09-05 09:27
原標題:國產動畫片《青蛙王國之極限運動》在京滬首映,全國超前點映拉開大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彭冰柳姍姍作為《青蛙王國》系列IP的第三部,
2022-09-05 09:39
原標題:全國100處考古發現代表性文物亮相鄭州新華社鄭州9月4日電(記者史林靜、吳剛)良渚遺址神人紋玉琮、二里頭遺址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2022-09-05 09:41
原標題:江西開展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人民日報南昌9月4日電(記者王丹)日前,江西省公布第一批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名
2022-09-05 09:31
原標題:繁星盈天一眼千年(主題)——在百年考古發現中探源中華文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郝永飛9月4日,參觀者在“繁星
2022-09-05 09:45
原標題:云南非遺文化展示亮相服貿會云南日報訊(記者韓成圓實習生吳姣)9月2日下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綜合展區內,
2022-09-05 08:25
原標題:青海省博物館連續六次入選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中新網西寧9月4日電(記者李江寧)記者4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日前,由中國文物
2022-09-04 16:43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首演光明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李韻)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于2日在
2022-09-04 15:46
原標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譯者薛范辭世(主題)譯配發表世界各國歌曲近2000首曾6次獲得俄羅斯聯邦褒獎(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上海
2022-09-04 15:42
原標題:《小井胡同》再登首都劇場重溫老北京歲月變遷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高凱)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話,熱火朝天的生活氣息,北京人藝京味
2022-09-04 15:36
原標題:“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趙俊9月3日至9月28日,“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主題
2022-09-04 15:43
原標題: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收官(引題)“90后”創作者成為中堅力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由閱文集團主辦的第六屆現實題
2022-09-04 15:25
原標題:諾獎得主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作品首度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整
2022-09-04 09:25
原標題:2022年暑期檔票房達91 35億元人民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劉陽)來自國家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電影總票房達91
2022-09-04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