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我有三尺峰,斬盡不平事——評網劇《月歌行》
由愛奇藝出品,懿德文化創意聯合出品,愛奇藝·藝匠工作室制作的古裝仙俠愛情劇《月歌行》,一經播出,在首播四集的情況下就創下破億收視率,評分也直指8.4之高。該劇改編自晉江文學城作者蜀客原著小說《奔月》。除了原著迷加持、精美服化道、張彬彬和徐璐人氣主演圈粉之外,是什么力量讓該劇在仙俠玄幻類題材劇幾乎飽和的情況下,殺出重圍,成為2022年年終爆款劇?它的熱播對于未來中國仙俠類題材劇的演化發展會有什么樣的作用,值得探討。
剝開仙俠的外衣,《月歌行》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女主柳梢與男主陸離的浪漫愛情。該劇摒棄了同類型題材劇常見的愛情慢跑套路,開篇就以一場英雄救美以及“撈月亮”的情節,以單刀直入、直球對決的方式,迅速讓男女主角人物碰撞出互生愛慕的火花。無論男主是成為仙居里冷傲修仙的洛歌,還是壓在四季碑下法力無邊的月光上神,在她眼中,都是那個為她撈月亮的陸離。敢愛敢恨與對愛情忠貞不二的性格,完美地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價值觀與當下時代女性人格獨立下的個性張揚,酣暢淋漓地展現出來。愛就愛了,沒有太多套路化的扭捏作態,沒有顧影自憐的自艾自嘆,就像女主擁有拔出抱月劍的能力,豪氣干天地喊出“我有三尺峰,斬盡不平事”。
該劇將女主豆蔻年華的純真浪漫,與仙居、人界、妖境之間,圍繞抱月臺、抱月劍、四季碑的殺伐爭斗勾連起來,通過女主修煉功力,歷經艱難坎坷成長為保護人類的女俠相互融合起來,女主對愛情的堅貞,對人族無私的守望,對真善美的執著,使得角色人物在骨肉豐滿的形塑中,帶給觀眾最真切的感動。而陸離半人半妖的師父盧笙一直渴望他的徒弟借著接近女主的機會,拿回抱月劍劈開四季碑召喚月光上神,哪怕因此人間生靈涂炭。某種程度上,陸離、洛歌、月光上神是猶如“三位一體”的存在,陸離是帶著煙火氣的大男孩,洛歌是斬卻人間情仇的上仙,月光上神是猶如“滅霸”般擁有摧毀萬物力量的神。這種“三位一體”的人物塑造,其實質在暗喻人心與人性。陸離是赤子之心的善良,寧可冒著噬魂咒讓自己灰飛煙滅的危險,也要搭救心上人柳梢。他們的愛情其實一如凡人你我,就像劇中柳梢依偎在陸離肩頭,幻想未來在武揚侯府旁蓋一座房子,養羊喂鵝,一生廝守,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但命中注定的責任與擔當,又不得不背負起保護人族安全的使命。而作為洛歌,表面的孤傲修仙與斬斷情絲,實則內心已被柳梢的純真癡情所打動。因為在他內心深處,那個真性情的陸離從不曾遠去。而該劇對于男主這樣的人設,也避免了男女主角情感戲的后繼乏力,三界的力量博弈與情感戲緊密纏繞,洛歌是否回歸初心,月光上神究竟又將與柳梢演繹出怎樣的愛恨情仇,這種拾級而上的懸念設置,留給觀眾巨大的想象空間,有了探幽解密般的追劇熱情。同時,恰如男主那句“螻蟻又如何,敢撼樹者,亦敢撼天”的臺詞,該劇崇尚自由、掙脫命運束縛的主旨立意,在積極的正能量價值引導中,也更加符合當下青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如果說古典派的仙俠類題材劇,更多從中國古代神話、志異武俠小說中汲取養分,那么,現代派的仙俠類題材劇,在此基礎上更加融合當下時代審美特質,尤其對于網生代的審美趣味、生活休閑方式有了更貼近性的體現。例如《月歌行》中出現的許多元素,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背后,其實都可以從當下仙俠類網絡游戲中找到原型。比如仙居、人界、妖境在抱月臺圍繞四季碑的爭斗,一如網絡游戲中的團戰和打副本,而噬魂咒、血符、蝕骨琴、曜靈、錄音石、魔笛等便是團戰和打副本的輔助游戲裝備,這對于追劇的網生一代自然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傳統網文大IP+人氣CP組合+特效的傳統仙俠類題材劇的制作,在經歷爆發與野蠻生長期后,不可避免出現審美疲勞,而從《月歌行》劇情框架設計、敘事特征可以看出,未來中國仙俠類題材劇的創作,將進入升級版2.0的創作形態,劇本的創作將不再僅僅局限于IP的改編,而是在原有仙俠風基礎上,融入更多科幻、懸疑、網絡游戲等元素,并在播出形式的創新上,更加強調觀眾的深度參與感。例如該劇在開播后,展開藝人彈幕空降、評論翻牌、微博熱聊等活動,既增加了該劇的播出熱度,同時又增加了觀眾追劇的黏合度。
仙俠類題材劇的服化道與特效制作,從最初借鑒戲曲舞美+五毛特效,到鏡像效仿西方魔幻類作品特效制作,再到當下流行的國風、水墨風服化道設計,其背后折射了中國文化從自信到自強的轉變,精美服化道與大制作下逼真的特效,已經成為平臺此類型劇制作的標準配置。《月歌行》的服化道遵循了國風唯美路線,但在具體細節上,也凸顯獨特氣質。劇中主要角色人物的服裝飾物,以去繁就簡的流線條設計為主,顏色以淡雅為主色調,這與當下古裝劇益發考究的人物服飾形成對比,但這種簡潔素雅與衣袂飛揚的設計,可謂與角色人物的仙氣、靈氣相得益彰。而這種素雅又與劇中樹母散發的繽紛色彩,形成鮮明對照。在視覺體驗上,三界或明艷、或暗沉、或淡雅的主色調場域設計,讓觀眾在不同場景輪換中,保持足夠的新鮮感而不至疲勞。三界不同主色調的設計,又從情景營造、情緒渲染、心理暗示等層面,帶給觀眾沉浸式追劇效果。在劇中重點場景抱月臺的設計中,該劇將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理念融入其中,每根柱子頂上的四方神獸代表四個方位,并在劇中人物施法中有相應的動作呼應。該劇精良的服化道和特效制作,體現出的東方美學特質,也構成該劇重要的藝術特征。此外,劇中男女主角在“小橋流水人家”的河面撈月亮的情節,在詩意盎然的具象、意象營造中,又有滿滿的凡間煙火氣。而主創這種對于現實與造夢的藝術把握,為該劇注入非凡的想象力與鮮活的生命力。
(作者系《文藝報》編審 北京文聯簽約評論家 高小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我有三尺峰,斬盡不平事——評網劇《月歌行》由愛奇藝出品,懿德文化創意聯合出品,愛奇藝·藝匠工作室制作的古裝仙俠愛情劇《月歌行
2022-12-23 15:34
原標題:《穿靴子的貓2》舉行觀影會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日前,由夢工場拍攝的動畫片《穿靴子的貓2》在津舉行觀影會,全場觀眾在正式上映前
2022-12-23 14:39
原標題:電影頻道佳片有約(引題)《夏日么么茶》:電影和音樂相輔相成(主題)一首《我心永恒》道出了《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露絲生離死別
2022-12-23 13:54
原標題:網絡文藝與傳統文化相互賦能傳統文化綿延數千年,當代文藝創作可從中萃取精華,為己所用;網絡文藝作為互聯網時代新興文藝樣式,富有
2022-12-23 11:35
原標題:進入人物才能駕輕就熟(引題)吳越屢屢挑戰高難度角色(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最難演的角色演出圈展現基層干部群像的《縣委大院》
2022-12-23 10:33
原標題:跨年晚會紛紛官宣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隨著新年臨近,各大衛視紛紛官宣跨年演唱會。縱觀目前已官宣的信息,奮斗者和虛擬偶像將成主角
2022-12-23 10:54
原標題:18個版本藏醫巨著《四部醫典》影印珍本在西藏出版發行中新網拉薩12月22日電(記者趙朗)記者22日從西藏藏醫藥大學獲悉,《中國藏醫藥
2022-12-23 10:52
原標題:不忘藝耕為民堅持世界眼光光明日報記者董城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5周年。15年來,總計有觀眾1200余萬人次走進國家大劇院觀看
2022-12-23 10:40
原標題:延續劇的熱度和關注度,也拓展電影題材(引題)劇集推出電影版,是門好生意(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近日,由2019年熱門劇改編的電
2022-12-23 09:51
原標題:楊千嬅音樂會香港落幕與歌迷分享27年音樂故事中新網香港12月22日電連續兩天舉行的“楊千嬅音樂會2022”近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落下
2022-12-23 09:37
原標題:接受指令后輸出圖像,數秒鐘可生成一幅畫(引題)人工智能,如何妙筆“生”畫(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喻思南?核心閱讀輸入一段話,“繪
2022-12-23 08:41
原標題:從“一喜”到“二喜”:名氣有了,真誠少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簡稱“二喜”)頒獎禮上,“某某某”“少爺和我”“小婉管樂
2022-12-23 08:42
原標題:唐代三大金銀器窖藏首次聯合展出22日于鎮江亮相12月22日,法門寺博物館與鎮江博物館聯辦的“盛世風華——大唐地宮的驚世寶藏”特展在
2022-12-23 07:51
原標題:河北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發現大量漢代遺存新華社石家莊12月22日電(記者鞏志宏)近日,為期4個多月的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
2022-12-23 07:52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今日迎建院15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2022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5周年,國家大劇院繼續秉承“親民、簡樸、熱烈、精彩”的原
2022-12-23 05:41
原標題:冬至陽生春又來【節氣里的韻味中國】“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農歷壬寅年也行將結束。在冬至這一天,白天在全
2022-12-22 14:45
原標題:有聊|田曦薇:我自四兩撥千斤,真心用心從心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劉越)山河之間看炊煙向晚,風雪嚴寒共燈火一盞。這個冬天,一部
2022-12-22 08:47
原標題:導演卡梅隆講述影片背后的故事:《阿凡達2》是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正在熱映的《阿凡達2:水之道》受到國內外影迷廣
2022-12-22 08:51
原標題: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的美學意涵構建“幸福中國”是百姓的熱切期待,也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熱播的系列紀錄片《這十年·幸福
2022-12-22 07:43
原標題:在圖像中重讀經典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應妮)2023年是首版《小王子》出版80周年,接力出版
2022-12-21 21:43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支持傳習授徒,加快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江西宜春袁州區——(引題)古老夏布,織就新錦繡(主題)人民日報記
2022-12-21 14:48
原標題:權威快報丨“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揭曉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2”活動12月20日在京揭
2022-12-21 08:46
原標題:《阿凡達:水之道》創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開畫成績(主題)中國以僅占1%的銀幕數貢獻27%的票房(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IMAX昨日宣布
2022-12-21 07:34
“堅持“兩創”書寫史詩·新征程新輝煌”原標題: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核心閱讀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2022-12-20 21:44
原標題:150件中阿藝術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新華社南昌12月19日電(記者黃浩然)19日至20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舉行。作為
2022-12-20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