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引題)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風向標”(主題)
蘇? 文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承載著城市底蘊和人文精神。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突破能夠激發城市發展的活力。多年來,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持續打造充滿江南韻、現代感、國際化、包容力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賦能群眾美好生活,激活城市動能。
▲ 閱讀we吧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文化中心供圖
探索公共文化服務“園區經驗”
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聚焦“空間微更新、服務再創新、云上新體驗”3項重點任務,促進新型文化空間“出圈”、品質文化活動“出彩”、原創文藝精品“出新”,持續提升園區公共文化服務的標識度、美譽度。
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1月,園區專門成立公共文化中心,致力于統籌全區資源、瞄準全域發展、突出全民服務,持續深化改革探索,以此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路徑重塑、模式創新。4年來,園區公共文化中心一方面不斷提升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標識度、美譽度,著力打響具有國際特色、時代特征和園區風格的“江南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為市民提供均等化、普惠化的公共文化供給基礎上,不斷自我加壓,朝著更為優質與精準的目標奮進。
“近年來,中心緊緊圍繞‘人文之城、精神家園’的建設宗旨,以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全民美育為主要抓手,面向群眾、面向高校、面向產業持續開展特色服務,同時積極探索公共文化領域的品牌化推廣,樹立起城市現代化公共文化風向標,力求為園區市民的美好生活注入更多精神文化滋養。”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詡淙表示。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園區品牌”
2022年,依托公共文化中心,園區著力打造了多項新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舉辦了各類特色文化活動,打響了具有國際特色、時代特征、園區風格的公共文化品牌。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園區公共文化各類服務網點有316個,年均服務人次392萬;每年舉辦公共文化類活動超1200場,線上線下參與者達172萬人次。
園區格外注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蘇州“歷史文化名城”“江南水鄉”等文化資源,融入時尚感、文藝范、國際化元素。園區內的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于2022年6月28日正式開園。該公園以考古成果為依托,致力于講好草鞋山江南文化源頭故事。開園以來,累計接待觀眾超1萬人次。
為突破公共文化服務邊界,打破空間和形式的限制,園區持續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未來的新型人文空間,讓文化與城市共生長。園區創新打造功能多元融合的“美術館里的圖書館——青梅SPACE”特色空間,還攜手蘇州交響樂團、蘇州芭蕾舞團等,舉辦“在美術館里看芭蕾、聽交響、上大師課”等跨界活動;升級契合年輕群體的“閱讀we吧”——流動的圖書館,同時推出圖書換取、劇目觀賞等多元趣味活動,探索城市閱讀空間新玩法;積極搭建面向創意人才的多功能“L+眾學空間”,推出“多元空間、創意交流、創新培養、創業咨詢”多重服務內容。
同時,園區整合全域優質文化資源,舉辦“美術館之眼——蘇州工業園區美術館聯盟提名展”,展出18家美術館聯盟藝術機構的60余件作品,展現了當下園區蓬勃發展的藝術生態;連續舉辦5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集中展現一流水準的藝術成果;搭載多樣化的全民閱讀活動,為市民提供“你選書我買單”等閱讀福利,不斷搭建起屬于園區市民自己的“人文之城,精神家園”。
升級公共文化服務“園區體驗”
2022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發展上靶向發力,著力創造數字文化新體驗,舉辦了首屆蘇州工業園區“云上市民文化節”,發布九大主題200余場文化藝術活動,并與上海、成都、南京、蘇州四城九大美術館聯袂直播國內外精品展覽,同時策劃藝術巴士、城市騎行等項目,聯合國內外42家社會力量,為市民提供了近3000份文化惠民好禮。
“園區文化云”“書香園區”迭代升級2.0版本,新增20個智能書柜布點,進一步擴大便民服務覆蓋面,預約、閱讀、場館抵達更便捷。同時,園區還不斷豐富線上文化資源,引入那特藝術學院美育課程、自得琴社等藝術課程,聯動區內文化機構資源,為群眾提供文化福利。截至目前,“園區文化云”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達22.2萬,“云上”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園區市民體驗人文生活的重要方式。
2022年,園區公共文化中心邀請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金武剛對園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調研。他表示:“當前,園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已取得顯著成績,步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園區要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級開發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統籌發力、重點突破,充分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園區圖景,成為世界看中國、看江蘇、看蘇州的重要窗口。”
季詡淙表示,2023年,立足蘇州工業園區奮力建設“四個一流”的關鍵階段,園區公共文化中心將在全面融入蘇州市“高”“融”“大”“上”的文化發展格局的同時,高質量推進全域公共文化設施連通、品牌塑造、精準供給、融合創新、智慧賦能,深化布局城市文化“新空間”、廣拓文化融合“新生態”、彰顯文化品牌“國際范”、塑造文藝精品“園區韻”、煥新基礎服務“生命力”,聯合園區美術館聯盟、閱讀聯盟、市民中心等各級各類文化場館、文化企業、文化類社會組織,從機制、陣地、信息、品牌、人才等方面共同推動園區公共文化發展,開啟全面建成“人文之城,精神家園”的新征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引題)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風向標”(主題)蘇?文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承載著城市底蘊和人文精神。公共
2023-01-04 09:43
原標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開班中國文化報訊(記者李佳霖)近日,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由中國戲曲學院承辦、
2023-01-04 09:43
原標題:《演員的誕生》班底打造,“名場面”不斷(引題)《無限超越班》戲里戲外都是“戲”(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2017年,浙江衛視的吳
2023-01-04 08:53
原標題:第九屆絲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彰顯青年影人蓬勃創作能量1月2日,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活動在陜西西安
2023-01-04 08:55
原標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正式出版發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出版發行。四川美術出版社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3日
2023-01-04 08:46
原標題:如果國寶會說話丨唐代色彩特輯之黃色超乎想象,原來唐代的黃色這么美!織物上那抹用柘木、黃檗、梔子等植物染料染成的土黃、淺黃,耀
2023-01-04 08:42
原標題:首屆東郊記憶新年音樂季唱響2023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任宏偉說唱、電音、流行、搖滾……在成都傳媒集團所屬的東郊記憶里,音樂不曾缺
2023-01-03 16:34
原標題: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風起》開年熱播(引題)“老干部”靳東人到中年再創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
2023-01-03 15:43
原標題:何冰自導自演新劇《代價》上演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繼2018年首次執導話劇《陌生人》后,演員何冰再次擔任戲劇導演,由他自導自演,
2023-01-03 15:37
原標題:北京人藝官宣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日前,北京人藝官宣了2023開年大戲《正紅旗下》,該劇由馮遠征、閆銳導演,
2023-01-03 15:41
原標題:對上眼了!三星堆“神人”“神獸”成功“跨坑”合體這是考古學家用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合成的文物圖像。新華社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03 14:45
原標題:貴州黔西:民俗歌舞迎客來1月2日,游客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和苗族同胞一起圍著篝火跳舞。元旦假期,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
2023-01-03 14:50
原標題:作家王躍文立足“史筆為文”(引題)長篇小說《家山》出版(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家王躍文的新長篇《家山》日前由人民文學出
2023-01-03 14:41
原標題:買飾品迎新年1月2日,市民在河南省開封市年貨批發市場購買新春飾品。隨著春節臨近,年貨市場生意紅火,人們開始置辦各種年貨,準備與
2023-01-03 14:33
原標題:2022年全國電影票房300億元(引題)《長津湖之水門橋》獲年度票房冠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以300 67
2023-01-03 14:55
原標題:靈渠,究竟是一條怎樣的渠(主題)——來自“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報道(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計亞男開鑿于秦始
2023-01-03 13:51
原標題:全市各大劇場實現應開盡開(引題)元旦假日全市線下營業性演出303場(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2
2023-01-03 13:47
原標題:“藍兔子”好不好看,不妨交給時間去評判作者:徐剛據2022年12月29日《成都商報》報道,兔年春節將至,近日在一張標價為1 20元的郵票
2023-01-03 13:33
原標題:手藝,讓生活更美好(逐夢)王劍冰一山東,濰坊。走進楊家埠村一間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
2023-01-03 13:33
原標題:在戲謔搞笑中拆解中年危機師文靜1月1日,靳東、宋佳主演的開年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播出,“背叛”“復仇”“搞笑戲謔”等成為看點,
2023-01-03 13:45
原標題:中國電影2022:現實主義、類型化與問題意識張沖2022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約為286億,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幾位的有《長津湖之水門橋》《獨
2023-01-03 10:41
原標題:中國戲劇2022:走出“討好型人格”?閆小平在2022年很多個演出暫停的日子里,不少演職人員仍然在排練廳、劇場里孤獨地蹬踏,沒有全部
2023-01-03 10:41
原標題:李梅:只想做個真誠的演員牛嘉宇她憑借《酗酒者莫非》獲得2018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配角獎,作品《第十二夜》獲得1994年亞洲演劇祭舞臺
2023-01-03 10:37
原標題:三年修繕重新開放記者帶你探訪北海漪瀾堂→日前,北京北海漪瀾堂古建筑群經過近三年的修繕及布展工作,全面對游客恢復開放。漪瀾堂位
2023-01-03 10:52
原標題:湖北鄂州詩歌音樂節迎新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礦燈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3年元旦,湖北省鄂州市詩歌音樂節上演,以文
2023-01-03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