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廣州南站多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通訊員 陳濤 吳彬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廣州1月12日電(記者吳春燕 通訊員陳濤、吳彬)1月12日,步履匆匆的旅客欣喜地發現,廣州南站候車室多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百年前的粵漢鐵路股票、新中國成立前的鐵路手提信號燈、跨越50年的火車票等212件鐵路題材珍貴藏品,首次在高鐵站與旅客“零距離”接觸,吸引了大量旅客駐足觀看。
在現場,記者看到一名講解員正熱情地向旅客們介紹展陳內容和藏品故事。這些藏品和故事第一次走進高鐵車站,走進大眾的視野,搭建起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文物與公眾的橋梁,讓旅客們親身感受百年鐵路的發展和歷史。
講解員劉煒楨告訴記者,此次活動是廣州鐵路博物館和廣州南站聯合舉辦的,旨在為廣大旅客送上一道“鐵味文化大餐”,讓這些鐵路展品走出固定博物館,走到旅客身邊。此次設在廣州南站的“流動博物館”,展陳內容主要從艱辛歷程、新生之路、開拓先行、高鐵時代、繼往開來五個方面,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廣州局集團公司發展史,也從側面反映了整個中國鐵路的高質量發展史。
“沒想到在高鐵站候車時還能看到博物館的展覽,很多展品第一次見到,讓我大開眼界,很有意義。”在廣州南站候車的張先生一邊仔細地看展,一邊贊不絕口。
一場講解結束后,十來個小旅客對不同時期的車票特別感興趣,拉著講解員劉煒楨問個不停。
據了解,廣州鐵路博物館在百年老站粵漢鐵路黃沙站(1946年12月改為廣州南站、2005年6月停止使用)的舊址上修建,最大程度保留了老鐵路車站的歷史風貌。自2022年5月18日開館以來,短短7個多月,預約參觀人數已達23萬人次,接待各界團體2100余個,成為知名的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地、愛國主義教育地和網紅“打卡”地。
文物不僅是博物館里的展品,更是活躍在現實生活中的有趣存在。據悉,廣州南站的“流動博物館”從1月7日春運首日開始,至2月15日春運結束,橫跨春運40天。其中春節前每天10點和15點,廣州鐵路博物館講解員會在廣州南站開展一場免費講解,其他時段將視旅客需求,隨時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上一篇:【環球時快訊】數字時代傳統鄉村后發“秘訣”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廣州南站多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通訊員陳濤吳彬【春運進行時】光明日報廣州1月12日電(記者吳春燕通訊員陳濤、吳
2023-01-13 10:50
原標題:沉睡了幾千年的鄉土文化為何能被一根小小的線撼動?《沙集模式15年》試圖作答——(引題)數字時代傳統鄉村后發“秘訣”(主題)劉守
2023-01-13 10:37
原標題:困境:人類將地球商品化(主題)《韌性時代》:人類的所謂進步卻導致人類陷入困境(副題)王元豐里夫金的《韌性時代》帶來的反思是當
2023-01-13 10:53
原標題:故紙浮生:文書記錄的百姓尋常生活仲偉民歷史學研究的新突破,一賴新史料的發現,二賴新觀點的闡發。比較而言,在傳統歷史學研究領域
2023-01-13 09:35
原標題:科幻劇《三體》定檔本周日播出北京日報訊(記者邱偉)由張魯一、于和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定檔于1月15日在CCTV8、騰訊視頻播出。電
2023-01-13 09:36
原標題:每集時長僅20分鐘,播出三集就創造口碑奇跡(引題)《中國奇譚》為什么爆紅出圈?(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2023年第一天,視頻網站b
2023-01-13 09:55
原標題:古遠清:學界的“拼命三郎”【文壇述往】2022年12月27日,古遠清先生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此前幾天,他的夫人古熾珍剛剛辭世。聽到老友
2023-01-13 09:48
原標題:小說集《緩步》,以寫作反噬寫作,將人們帶入無法言說之境——(引題)于幽微處刻畫中年況味(主題)阿唐《緩步》收錄了班宇的九篇小
2023-01-13 09:35
原標題:山西考古名家:從“晉系青銅器”看文化張力中新網太原1月12日電(記者李新鎖)從晉西高原、黃河東岸考古遺址,到晉南地區銅礦、鹽池資源
2023-01-13 08:40
原標題:法國盧浮宮版畫工坊收藏展亮相遇見博物館108幅銅版版畫凝聚數百年技藝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應妮)遇見博物館聯合法國國家博物館聯
2023-01-13 08:34
原標題:秦兵馬俑新發現:明確陶俑制作程序甬道曾被挖開過中新網西安1月12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12日從陜西省文物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秦兵
2023-01-13 08:33
原標題:玉兔迎春年味漸濃(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人民日報記者祝佳祺農歷小年即將來臨,癸卯兔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以各種形式喜迎佳節。
2023-01-13 08:44
原標題:今天,我們如何品年味(新語)陳圓圓在與時俱進的年俗風尚里,中華兒女感受著綿延千年的心靈共振。各地喜迎新春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2023-01-13 08:40
原標題:電影《溫柔殼》擔任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片中新網太原1月12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12日對外透露,本屆影展開
2023-01-13 07:33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2022年12月拍攝制作備案公示劇目35部中新網1月12日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2022年12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
2023-01-13 07:43
原標題:《中國奇譚》:民族的與世界的圍繞著《中國奇譚》最重要的討論其實依舊落在“中國”兩字,人們驚嘆、贊美和懷舊所謂的傳統中國式審美
2023-01-12 15:48
原標題:《大偵探》新春演唱會連播兩天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1月11日,芒果TV自制普法教育推理節目《大偵探8》官宣新春演唱會定檔,《偵心偵意·
2023-01-12 15:43
原標題: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破圈”圖書榜發布(引題)云端讓純文學被更多看見(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幾年來,讀屏、線上
2023-01-12 15:35
原標題: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出爐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董博婷)記者12日從國家檔案局了解到,近日,國家檔案局發文公布了第五批中
2023-01-12 15:55
原標題:秦始皇兵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厘清秦軍軍陣排列規律新發現220余件陶俑新華社西安1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掃蕩六國、一統天下的秦軍如
2023-01-12 15:38
原標題:楊紫瓊憑《瞬息全宇宙》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北京時間1月11日早上,第8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舉行頒獎典禮。凱特·布
2023-01-12 14:54
原標題:安徽將舉辦5萬余場次文化活動迎新春為歷年之最中新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吳蘭)“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3安徽迎新春系列文
2023-01-12 14:50
原標題:陜西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發現最高等級墓地實證石峁已進入早期國家形態在1月12日舉行的2022年度陜西重要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考古
2023-01-12 14:52
原標題:“歌劇回來了,凜冬消散迎接春天”文匯報記者姜方舞美設計圖展開,舞臺中景傾斜的塔樓頂仿佛夢回巴黎,而由幾何圖形分割而成的冰塊,
2023-01-12 14:56
原標題:重慶:傳統村落里話新年1月11日,志愿者在“山村喜事多”活動上為村民剪窗花。新華社記者唐奕攝1月11日,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中壩村在
2023-01-12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