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品味老成都,玩轉大三國 觀熱點

時間:2023-02-01 16:33:3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品味老成都,玩轉大三國

【一線講述】

品味老成都,玩轉大三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講述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 謝輝

轉眼之間,春節假期已結束,但在成都武侯祠,新春氛圍還是那么濃。每天早上,我都趕在“2023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開始前來到博物館正門。看著彩燈洋溢、百戲薈萃,看到排隊等待入園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得心生感慨:熟悉的“大廟會”終于回來了。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從2005年開始舉辦,每年可接待觀眾上百萬人次。春節前,隨著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我們經過精心策劃,決定重啟“大廟會”,讓人們帶著喜氣走進新生活。

大年初一一早,仿古祭祀活動隆重開場。鑼鼓鏗鏘,儀仗隊伍威風凜凜,一眾蜀漢英杰穿過重重殿宇,在三義廟廣場獻三牲九禮,祭拜先賢,祈愿福盛。隨后,再現成都百年民俗的“游喜神方”活動正式開始。“喜神方”代表喜神所在的方位,清代開始,成都人以南方為吉祥方位,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于是逐漸形成了春節到武侯祠游喜神方、摸喜神石的習俗。在絡繹不絕的人群中,我聽到一位觀眾講述他們每年大年初一都會齊聚武侯祠,帶著小朋友游喜神方的故事。這給了我很大觸動:傳統習俗要守望傳承、時續常新。能為觀眾傳遞吉祥美好的新年祝愿,也為他們提供增進家庭情感的幸福紐帶,對于我們文博人來說,何其有幸。

每天晚上,遍布園區的傳統文化主題、生肖主題、當代藝術主題氛圍燈同時點亮,飛檐反宇間游人駐足,水榭碧湖上星河一片。廟會主舞臺上,京劇、川劇、舞蹈、民樂輪番上演,天府之國非遺絕技變臉吐火韻味獨特,深受歡迎。主舞臺旁的文創非遺展示體驗區,三國文化主題和成都本地特色的品牌工藝品琳瑯滿目,每位非遺傳承人的表演臺前,都簇擁著好奇的觀眾。

武侯祠群賢堂展廳,“錦官城外柏森森——成都武侯祠文化藝術展”精選了50件(套)精品館藏文物和當代藝術作品,展示武侯祠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印記。年前,歷經十余年搜集編撰的《祠廟千秋——成都武侯祠志》正式出版并展出,填補了道光九年后成都武侯祠無專志的空白。我想,我們要守護好這處三國圣地,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人講究“過了十五才算過完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也將持續到正月十五,讓更多人能在這里品味老成都、玩轉大三國。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勝昔、陸健、宋喜群、王冰雅、李建斌、李曉東、周洪雙、李韻、王斯敏)

標簽: 成都武侯祠 傳統文化 大年初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