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資訊:低碳社區是怎樣“煉”成的?

時間:2022-10-11 09:36:48    來源:科普中國網    

低碳社區是指通過構建氣候友好的自然環境、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低碳排放的城鄉社區。

2015年,為更好地運行低碳社區建設,國家發改委組織編制了《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明確了低碳社區試點的基本要求和組織實施程序。

至此,全國各地關于低碳社區的建設已經開展,以廣東為例,“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建筑領域節能水平穩步提高。城鎮新建節能建筑面積9.5億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2021年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7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指南》,各地充分地利用自身條件,有條不紊地推進低碳社區的建設,尤其在節能降碳上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成果,比如垃圾分類廚余垃圾處理,水資源的優化利用,太陽能發電等技術的應用等等。

我國廚余垃圾約占生活垃圾的37%至62%,垃圾處理過程中,脫水焚燒會消耗大量電力資源,填埋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而就地生物堆肥不僅耗電低,碳排放少,還能產生有機肥,深受社區居民青睞。首先處于垃圾堆肥點一般設在小區內,減少了運輸途中的碳排放和資源消耗,此外堆肥過程主要為密封發酵,所用酵素是微生物菌種,降解過程中的碳排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處理后的垃圾變成生物有機肥,供居民養花種樹,改善了小區環境,可謂實現了節能降碳,固廢資源化利用和改善環境的多重共贏。

水是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城市年用水量總體在600億立方米左右,節水任務依然艱巨。低碳社區通過水資源優化利用,在社區普及家庭節水用具,如節水馬桶、節水水龍頭等,有效節省家庭用水消耗。

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在一些低碳社區,光伏發電正在普及,與傳統發電相比,光伏發電以清潔、可持續的太陽能為主,發電過程能耗少,碳排放幾乎為零,可有效減少傳統電能的消耗和由此帶來的碳排放。

在助力“雙碳”目標的道路上,低碳社區描繪了一幅節能降碳的發展藍圖,但“雙碳”目標任重道遠,建設低碳社區,構建低碳社會,全社區都應齊心協力。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標簽: 建筑面積 垃圾處理 全國各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