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女性詩人刻板印象的再造
當代流行文化的攪拌機中,“學院”、“女性”與“詩人”等詞匯都經過了預先的調味,在不斷“下沉”的過程中,逐漸淪為日常生活場景內一種穩定的象征體系。一方面,它們排斥事實,用某視頻網站上最近興起的流行語來描述,即高度依賴著某類“刻板印象”來維續自身;另一方面,大眾媒體與自媒體的宣發,往往成為符號“再生產”過程的一環,推動著公共空間內一種關于“學院”、“女性”與“詩人”的“誤解”傳統的形成。
“女性寫作”的新視角
其實,上述趨向,同樣可隱約見于學術生產的軌跡。以冰心、鄭敏、陳敬容等新詩史中代表性的女性詩人為基準,“女性寫作”往往被賦予了向內凝聚的想象力內核、傾心于靜默的反思與克制的抒情等特征。而李少君主編的《燕南園的星空——北京大學女詩人詩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或許就始于對這種“誤解”的一種糾正。以《詩選》中秦立彥的《迎春花》為例,“它們只有一個執著,/就是抓住永恒中這屬于自己的一瞬。/它們把全部的熱情都貫注于此。/萬千未開的花蕾,/如同搭在弦上的箭,/不能不發。”詩句充盈著抒情力量,以及將“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向外敞開的渴望。在這首詩的末尾,“否則,過去一年的沉默是為了什么,/為什么要忍耐寒冬和別的一切”更是完全釋放出主體投向寫作的心力,從“沉默”里抽出行動的可能,為我們理解“女性寫作”帶來了一種新的視角。再如《詩選》中另一位極年輕的詩人趙汗青,其寫作不僅用于折射自我的生命體驗,同樣能夠“蓬松”開來,在個人與歷史間隙的萬花筒內尋覓出奇崛的想象力。
合力突圍“刻板印象”
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一類寫作主體,同樣期待的是當不同的“刻板印象”遭遇后,它們之間能夠發生怎樣劇烈的化合反應。當被符號化的主體重新排列與拼裝,它們因此能夠突破既有認知邏輯的轄域,為當代新詩的寫作提供新的經驗。進而,將某種“異質性”引入當前的新詩史視野,勾勒出一幅被遮蔽的新詩圖景。于“學院”、“女性”與“詩人”這三個概念自身的生長而言,也有助于它們突破自我的框定與外在的價值評判,通過“刻板印象”的合力突圍,生發出當代漢語世界的新感性。拿《詩選》中的馬雁來說,盡管她于2010年就因意外去世,但詩作呈現出的馬雁畫像,卻不同于90年代媒體所推崇的“瘋人天才”,也有別于近年來大眾所熟知的“平民英雄”類詩人。馬雁對生活的熱情,存在于生命的細節,存在于每一次眨眼中的黑暗時刻。即便是“那些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氣里/也像我們這樣,平靜而不痛苦嗎”這樣晦暗的時刻,馬雁也沒有傾向膚淺的樂觀主義或與絕望合流,而是在現實與想象的張力之間,在人與人擦身而過的火花中,煥發出感受的寧靜輝光。作為“下半身寫作”的核心人物之一,尹麗川的詩則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了她消解“刻板印象”的努力與嘗試。世紀初的尹麗川,執著于對抗農耕社會殘余的道德枷鎖。到了《詩選》中的尹麗川,則更多地把與外部世界的對抗轉化為寫作的內在驅動力,操演日常生活內的“奇跡”。
學術場景可以助益詩歌寫作
在對“學院”認知的更新上,《詩選》同樣做了不少工作。“學院研究者”,常被認為缺乏基層生活與勞動的體驗,疏離于具體的人際關系,并全身心投向于“無用”的邏輯推演與文字游戲。康宇辰在北大生活十年,現在又任職于某高校,但她的寫作,卻能夠從學院生活的體系生發出對外部世界的廣袤認知。具體來說,康宇辰將研究生涯里細小的牢騷、瞬時的驚喜凝固在語言中,并用節制的節奏包裹著它們,以豐富的策略經營情感。同時,經由系統的學術訓練,康宇辰能夠在寫作時熟練地使用檔案、書信、舊刊等材料,在豐富了當代詩歌寫作源泉的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可行的寫作方法論。再者,學術生涯錘煉而出的警覺,使得康宇辰對于媚俗的寫作時尚保持足夠的警覺。康宇辰的寫作意味
著,學術場景可以作為寫作的助益:生存其內的詩人不僅能夠磨練寫作的技術,同樣能充實自我寫作的視野與材料,進而為當代詩的寫作帶來一種“非直觀”的復雜情感結構。或是曾為北京大學博士后的楊碧薇,從文學地理學的層面來看,她的作品開拓了新詩書寫的地理邊界,向新詩文化灌注東南亞充沛、奔放的雨水與陽光。學院人文傳統與現實關懷,也能夠讓她在“觀光客”與“考察者”之間的身份搖擺,從中汲取出一種觀看異域風情的多維視野。
限于篇幅原因,本文未能照顧到所有的作者,盡管她們都對新詩的發展有著各自獨特的理解與回應。此外,本文僅探討了《詩選》在“學院”、“女性”與“詩人”這三個關鍵概念上的突破。真正讓人期待的,是這三個復雜的概念被并置后、這本選集投入當代詩歌的場域后,能夠激發出怎樣的波紋,沖擊我們在“女性寫作”“學院寫作”等意涵上的認知邊界。這種期待,或許要求我們不要過早地將入選詩人想象為一個“共同體”、然后在此框架內闡釋她們各自的美學意圖,而應該回到歷史的復雜環境與身份的多樣構成中,以明晰她們如何在參與構建一種共同寫作傳統的同時,又在寫作中安置著各自的生命體驗與身份思考。(彭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電影《回廊亭》曝主題曲(引題)任素汐劉敏濤姐妹溫暖相約(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由來牧寬執導,任素汐、劉敏濤領銜主
2023-03-03 14:45
原標題:女性詩人刻板印象的再造當代流行文化的攪拌機中,“學院”、“女性”與“詩人”等詞匯都經過了預先的調味,在不斷“下沉”的過程中,
2023-03-03 14:39
原標題:《尋聲而來》收官:探尋福建故事,譜唱非遺樂章由新華網、中國移動咪咕出品,中國移動獨家冠名,新華社聲在中國、海西傳媒集團聯合出
2023-03-03 14:44
原標題:我們該如何從戀綜中“指認”愛情文匯報記者黃啟哲對比往年一窩蜂上馬的勢頭,今年以來婚戀類綜藝熱似乎“降溫”不少,多部續作與衍生
2023-03-03 14:48
原標題:《生無可戀的奧托》將于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引題)湯姆·漢克斯變身“毒舌老大爺”(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聶青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生
2023-03-03 14:33
原標題:電影頻道佳片有約(引題)成就影史經典的《簡·愛》(主題)1847年,一位名叫柯勒·貝爾的不知名作家出版了《簡·愛》,轟動文壇,人
2023-03-03 13:40
原標題:2023美育中國古典舞論壇成功舉辦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楊磊)日前,2023美育中國古典舞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來自教育
2023-03-03 13:56
原標題:磚雕上的宋人生活百態這是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舉行的“宋人生活與二十四孝磚雕展”上展出的展品(3月1日攝,拼版照片)。3月1日,“
2023-03-03 11:49
原標題:香港樂團在“世界音樂之都”哈爾濱奏響粵樂名家曲中新網哈爾濱3月2日電(記者王妮娜)3月2日,“春風·粵韻·龍江情”香港竹韻小集五
2023-03-03 11:43
原標題:中國科技館巨幕新影院對公眾開放首映四部全新特效影片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歷經300多天的更新改造工程之后,中國科技館巨
2023-03-03 10:35
原標題:俠在退隱、情在泛濫:仙俠劇退化為仙情劇仙俠劇已經成為如今最熱的古裝劇類型之一,這幾年每年都會有幾部S+制作的仙俠劇播出。時下,
2023-03-03 10:41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杭州西站樞紐設文物考古展廳,圖啥?中新網杭州3月2日電?記者王題題3月2日,浙江杭州西站樞紐規劃展示館對外開放。“
2023-03-03 10:55
原標題:江蘇蘇州發現南宋時期大型古窯址群新華社南京3月2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2日從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獲悉,該市考古人員發現一處南宋
2023-03-03 10:53
原標題:超級英雄電影緣何風光不再?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階段,開局即啞火。《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推出后口碑平平,影片第二個周末的北美
2023-03-03 10:44
原標題:聲音,是四通八達的道路(主題)——專訪配音演員喬榛(副題)解放日報記者沈軼倫在朗誦的時刻,喬榛總是會把對文字的理解、對生命的
2023-03-03 09:53
原標題:三月影市熱度持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記者發稿時,2023年度電影總票房已突破140億元。在經歷了熱鬧非凡的春節
2023-03-03 09:44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3中國巡演將啟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高凱)3月2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正式公布2023中國巡演計劃。3月13至24
2023-03-03 09:34
原標題: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你每天刷多久?中新網3月2日電3月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
2023-03-03 08:49
原標題:老狼在前,毛不易不遠(引題)演唱會密集回歸(主題)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婷2月25日晚,在成都東區超級音樂現場外,樂迷張佳琦和朋友
2023-03-03 08:56
原標題:青春版《牡丹亭》將攜原班人馬四月登京城舞臺上演9小時全本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應妮)2003年,作家白先勇與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攜手
2023-03-03 08:35
原標題:“好多演唱會”熱搜!警惕購票騙局留意四種套路中新網3月2日電近日,多位歌手陸續官宣演唱會行程,“好多演唱會”等話題相繼登上熱搜
2023-03-03 08:42
原標題:《我的喜馬拉雅》是“新宏大敘事”的樣本——(引題)宏大敘事與私人化敘事的平衡(主題)史詩體是書寫大事件、大歷史、大風云的敘事
2023-03-03 08:36
原標題:高分電影《毒舌律師》發布正片片段黃子華再曝職場金句高分燃爽電影《毒舌律師》今日發布“初心未泯”正片片段。黃子華飾演的大律師林
2023-03-03 07:33
原標題:中國作協發布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高凱)中國作家協會日前在湖南長沙發布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1年
2023-03-03 07:54
原標題: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打通文藝院團與藝術院校間的人才培養機制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應妮)近年來,國家京劇院在人才培養上不斷發力
2023-03-03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