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河南洛陽出土兩套北朝圍屏石床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智慧
貼金涂朱、雕刻精美、神獸護門、儀仗出行……3月23日,在河南省洛陽市考古研究院保護修復中心,來自孟津朱倉北朝墓地的兩套圍屏石床,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打開保護層。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中,孟津朱倉北朝墓地榮列榜單,其出土的兩套圍屏石床備受關注。
“這是洛陽首次考古出土北朝圍屏石床。”該考古項目負責人、河南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劉斌介紹,作為當時的典型葬具,這兩套石床保存完整,雕刻技術精湛,為研究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去年10月,為配合項目建設,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在孟津區平樂鎮朱倉村發現一處由三座墓葬組成的家族墓地。其地處邙山東漢帝陵陵區陪葬墓群內,三座墓葬整體呈“品”字形分布。在編號為M260、M262的墓葬墓室北部,考古人員各發現一套完整的圍屏石床。
其中,M260中的圍屏石床由4塊石屏風、1對石刻子母闕和石床組成。每塊石屏風各有3幅圖像,圖像采用線刻技藝呈剪影式的淺浮雕,局部所貼金箔清晰可辨,部分圖案還涂有朱砂。“屏風西側為3幅一組的郭巨埋兒故事,東側為3幅一組的秋胡戲妻故事,后部西側3幅則為墓主人出行儀仗圖,后部東側依次為老萊娛親、臨淵、履薄的故事,傳遞出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劉斌介紹,棺床正面共計11幅圖像,內容為畏獸等怪異神獸圖像,意在迎祥瑞、驅邪祟。
M262中的圍屏石床結構與M260基本相同,但沒有搭配石刻子母闕。“屏風西、東兩側6幅畫像內容均為出行場景,后部6幅均為孝子(孫)故事,內容有董永七仙女、郭巨埋兒、孝孫原榖和伯俞泣杖。”劉斌說,其棺床上部為高浮雕雙層蓮瓣,蓮瓣全部貼金并有紅綠彩繪,下部裝飾有畏獸、翼獸、千秋萬歲和獸首銜蓮等圖案,床腿兩側飾有獅子,中部為蓮花火壇,造型繁復精美。
我國考古出土的石床數量稀少,同時出土兩套北朝時期的圍屏石床更是全國罕見。“目前,散布在世界各國博物館內的石床藏品數量不超過20套,且大部分為非考古發現出土。”劉斌說,這兩套石床在繪畫風格上有明顯差異,也揭示了北魏晚期人物造像從“瘦骨清像”向“雄健飽滿”的轉變過程。待文物修復人員對兩套圍屏石床進行修復后,大家將有望一睹其風采。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角逐2022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它們是“種子選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喬雪陽中華文明有8000多年起源史、5000多年形成史。正是一次次的
2023-03-26 10:52
原標題:河南洛陽出土兩套北朝圍屏石床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智慧貼金涂朱、雕刻精美、神獸護門、儀仗出行……3月23日,在河南省洛
2023-03-26 10:45
原標題: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煥新升級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坐地行萬里,“一眼”五千年。3月21日,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全面煥新升級,以全新的數字
2023-03-26 10:37
【藝評】原標題:是花就會盛開,是樹就會逢春蘇墨張頌文火了。憑借《狂飆》中的精湛演技,這位46歲的中年男演員,終于站到了C位。不僅是張頌文
2023-03-26 05:42
原標題:非遺傳承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尚仕權正在自家的小院里吹奏嗩吶。日前,在嗩吶之鄉——重慶金橋鎮綠水村的農家小院里,48歲的非遺傳承人
2023-03-26 05:52
原標題:田野調查顯示,云南有很多少數民族樂器還未被人熟知便已瀕臨失傳——(引題)為少數民族樂器留下記憶(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
2023-03-26 05:37
【新書榜單】原標題:解讀好的教育闡釋吃的哲學《媽!這是我的人生》 王食欲 永愛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什么是好的教育?這是個很難給出標準答案
2023-03-26 05:39
原標題: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3月24日,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北京
2023-03-26 05:41
【作品廣議】原標題:珍惜凝視的機會肖承森凝視 趙曙合漫畫源于生活,和很多藝術門類一樣,漫畫通過關注生活,發現生活很精彩,也很無奈。讓
2023-03-25 07:47
原標題: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莫言的多部小說被翻譯到國外,為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3-03-25 05:43
原標題:歐陽江河出新詩集“創造”跟得上他思維飛翔的讀者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磅礴的當代漢語,精微的知識考據,用來形容歐陽江河的最
2023-03-25 05:36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0期)都是駐村干部 陜西 李天躍如今我們這行叫“討” 吉林 孫德民為兒再移山 黑龍江 郝延鵬抄答案 山東 于昌
2023-03-25 05:42
原標題:《故鄉,年少故事》:日本作家寫給孩子的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劉珈汐說起經典兒童文學,你會想到哪些書?《長襪子皮皮
2023-03-24 15:40
原標題:亞洲最大中科院古脊椎所館藏46萬余件化石和人類遺存標本中新網北京3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023-03-24 15:34
原標題:當ChatGPT也能創作文學作品(引題)戴濰娜:人更需要生命感知的純度和濃度(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第六屆成都國際詩歌周3
2023-03-24 15:35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內地定檔4月7日羊城晚報記者聶青3月23日,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紀實性災難電影《燃燒的巴黎圣母院》
2023-03-24 15:43
“旅人心語”原標題:歷史名城盧克索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以豐富的考古資源而聞名。不久前,考古學家在那里新發現多座古墓,其中包括一座公元2、
2023-03-24 14:48
原標題:《詩刊》主編、詩人李少君:情感讓詩歌難以被AI取代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3月15日,第六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正式開啟。參會的詩人
2023-03-24 14:46
原標題:怎么把千尋小姐拍成了活菩薩?千尋“很忙”《千尋小姐》乍看不乏療愈效果:有村架純飾演的前風俗店小姐千尋來到海邊小鎮的便當店工作
2023-03-24 14:56
原標題:六種制式一網打盡《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預售開啟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派拉蒙奇幻冒險大片《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近日發布影片的IMAX
2023-03-24 14:52
原標題:天津京劇院泰州再獻好戲(引題)《長坂坡·漢津口》展厲派風采(主題)天津日報泰州電(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天津京劇院昨晚在泰州
2023-03-24 14:56
原標題:京腔京韻傳唱老舍經典北京曲劇《茶館》結束全國巡演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高凱)記者從北京市曲劇團獲悉,北京曲劇經典劇目《茶館
2023-03-24 13:53
原標題:影視圈需要正視“爛片榜”全球影視圈,喜“奧斯卡”者眾,悅“金酸莓”者寡。這一專注吐槽爛片,持續輸出“差評”的頒獎典禮,已堅持4
2023-03-24 13:42
原標題:電影導演紛紛試水劇集不務正業還是與時代共舞?最近,六集限定劇《平原上的摩西》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進行了全集放映和主創映后
2023-03-24 13:35
原標題:方寸之間“放”風箏【集郵擷趣】春天來了,花紅柳綠,風和日麗,又到了適宜放風箏的時節。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放風箏是
2023-03-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