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策引導、業態融合,北京推動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引題)?
城市書香,更多“悅”讀方式(文化市場新觀察)(主題)
(資料圖)
人民日報記者 施 芳
核心閱讀
互聯網時代,實體書店如何轉型發展?北京市出臺系列扶持政策、舉辦各類特色活動、擴大公共服務半徑,進而促進實體書店實現量與質的不斷提升。濃濃書香,滿足人們豐富多樣閱讀需求的同時,也涵養著城市的文化底蘊。
春夜,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的彼岸書店里,三三兩兩的讀者仔細挑選圖書,幾個年輕人在自習室埋頭學習,數十名會員讀者靜靜等待著音樂會開場……
“今天有7場活動,來購書的顧客也不少。”書店創始人趙越超說,“我們希望用優質的圖書、創意的展陳、周到的服務、豐富的活動吸引更多讀者。”
激發書店內生活力
過去幾年,實體書店面臨著經營轉型等方面的壓力。對此,北京市出臺了相關扶持舉措。“從2019年起,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每年投入1億元,累計扶持約1000家(次)實體書店。”北京市委宣傳部印刷發行處負責人介紹,政府部門協調資源,推動書店進駐電商平臺,通過各大平臺開展直播帶貨,不斷拓展銷售渠道。
“扶持政策提振了實體書店從業者的信心,讓大家感受到全民閱讀的重要性。”春風在書店店長馬麗潔介紹,書店連續兩年獲得補貼支持,并獲得示范書店獎勵,2022年補貼資金的70%用于購買優秀圖書,15%用于店內設施的改造升級。
“在北京市區兩級政府大力扶持下,北京實體書店行業整體呈現出穩定發展、質量提升的良好局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2016年以來,北京實體書店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超過2100家,每萬人擁有書店超過0.94個。2022年,北京舉辦各類特色閱讀活動3萬余場,影響和覆蓋人群達2000萬余人次。
為促進實體書店聚焦主業、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2021年,北京首次明確實體書店扶持政策的門檻:以經營出版物為主營業務,持續經營滿1年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經營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出版物經營面積超過50%;上架經營出版物不少于2000冊,品種不少于500種。2022年繼續完善書店評價指標體系,創新建立分類分級評價指標體系,著力建設品牌知名度高、創新發展能力強、主營業務突出、具有競爭力的實體書店。
在北京智信文化產業研究院理事長劉明清看來,北京接連出臺實體書店扶持政策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不是簡單地讓書店生存下去,而是要激發內生活力,引導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構建15分鐘閱讀圈
漫步北京的大學校園、熱門商圈甚至偏遠郊區,人們總能與一家家獨具特色的書店相遇,享受無處不在的濃濃書香。
這是多年補齊短板、調整布局的結果。北京曾出臺專項扶持政策,鼓勵實體書店“進高校、進商場、進園區”,同時推動“書店與社區結對子”,鼓勵每家書店對接周邊5—10個社區,使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書、借書,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張弘毅就是社區書店的受益者。她住在豐臺區南庭新苑社區,原先周邊沒有書店,“最近的書店在大興,坐公交車來回近兩個小時。”2021年,社區門口開了一家老槐樹下的書店,居民們喜出望外,張弘毅的孩子也成了常客,“孩子一放學就去書店,到了就不愿意走。”
“書店已輻射到周邊幾十個社區,有那么多人喜歡書店,我們的努力值了。”老槐樹下的書店店長孫秀玲說,2021年底,書店在線上組織親子閱讀打卡,居民們每天在群里踴躍分享閱讀心得,先后有300多人參與。
隨著新華書店永源路店開業,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的師生也多了一處讀書體閑的好去處。“學校圖書館藏書眾多,但圖書更新頻率不高,新華書店是很好的補充,還提供了更多讀書分享、休閑聚會的空間。”書店負責人金龍說,書店每月都統計暢銷圖書排行榜,同時征求學生的閱讀需求,及時補充新書。“相比在線閱讀,紙質書更有厚重感。書店提供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讓人沉浸其中。”北京建筑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學生常庭瑞說。
有一群人,他們或因視力障礙,無法閱讀普通讀物;或因肢體殘疾,坐著輪椅無法“逛”書店。他們的閱讀需求如何滿足?在無障礙書店善緣書舍里,這些“痛點”得到破解。
走進善緣書舍,只見書架分為6層,底部留出了80厘米高的空間,書桌、柜臺下部均進行了特殊設計,留出了足夠大的區域,坐輪椅的讀者可以自如地取書、閱讀。基于“逢棱必圓、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無障礙設計理念,書架、桌椅邊緣呈弧形,避免特殊人群磕碰受傷。除了硬件設計外,善緣書舍專門設置了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等作家作品專區,還提供盲文和大字版圖書。“書店的宗旨是‘聚大愛,除小礙’,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這里有充實的精神體驗。”善緣書舍創辦人劉愛成說。
劉大銘是成骨不全癥患者,他常去善緣書舍。“無障礙書店的最大意義,是讓殘障人士能和健全人一樣,平等地接觸知識。”劉大銘說,“期待這樣的書店越來越多。”
“目前北京已初步構建起以公共圖書館、綜合書城、特色書店、社區書店等為支撐的15分鐘公共閱讀服務體系,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說。
探索多業態融合發展
圖書原價出售,銷量可觀——這在電商競相打折售書的當下,聽上去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雍和書庭卻做到了。這是一家以作家簽名本為主題的書店,每天都有作家到現場簽名,開新書發布會、分享會。書店負責人彭明榜說,簽名本找準了差異化銷售的方向,書店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搭建起有溫度的連接。
位于北京798藝術區內的旁觀書社是一家折扣書店,依靠10多年的選品經驗,在庫存書里淘金。“這些書大多在流通環節里具備存量大、折扣低的特點,這就讓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選品優勢,以現金結算、折扣售賣來保證書店的品種快速更新、現金流暢通,從而抵消電商帶來的沖擊。”書店負責人吳敏說,去年書店升級改造閱讀空間,撤去了飲品區,更突出專注和專業。改造后的書店引來更多讀者,今年春節期間到店人數達數萬人次。
彼岸書店則在展陳上下足了功夫。書架上,無數根橙色的線條形成一個奇妙的立體空間。“讀者很喜歡這些有創意的展陳,相關圖書銷量都不錯。”趙越超說。
“讀者為什么來書店?來了怎么留下來?怎么讓讀者再來?”這是幽默書店主理人豈航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互聯網時代實體書店發展繞不開的問題。深耕主題特色,不斷求新求變,幽默書店對讀者的閱讀喜好和消費行為有了更精準的把握,從題材的選取到漫畫展陳設計,從趣味文創、照片墻到演講培訓、閱讀活動的安排……通過服務的專業性和親和力,讓讀者感興趣,最終形成購買力。
打造全國新書首發平臺、定期發布“北京發行集團專家選書團好書推薦”“北京圖書大廈·高級管理者書單”等精品書單……近年來,北京圖書大廈不斷加大優質圖書產品供給,培育自主品牌。北京圖書大廈總經理秦輝介紹,今年春節圖書銷售額突破400萬元。
“實體書店正成為一個融合平臺,以圖書為媒,把多種文化要素聚集起來,打造出豐富的業態。”劉愛成介紹,善緣書舍“無障·愛會客廳”每月舉行分享會,邀請文化名人、作家舉辦講座沙龍。
“在北京市政府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中,明確提出建設書香京城,落實實體書店扶持政策,評選推介一批示范書店,推動實體書店內涵式發展。”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用書香涵養首都的文化底蘊。”
標簽:
上一篇:觀熱點:嶄新“九兒”亮相,“紅高粱”打磨升級歸來
下一篇:虛構應以生活為基礎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虛構應以生活為基礎馮倩近日,“國產劇能不能尊重一下產婦”這一話題登上了某熱搜榜單,眾多網友紛紛跟帖留下自己觀點。“喝奶茶可以
2023-04-13 10:32
原標題:政策引導、業態融合,北京推動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引題)?城市書香,更多“悅”讀方式(文化市場新觀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施芳
2023-04-13 10:52
原標題:嶄新“九兒”亮相,“紅高粱”打磨升級歸來新華日報記者王慧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江蘇大劇院原
2023-04-13 10:44
原標題:文學現場的魅力與挑戰(創作談)(主題)——《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與我的文學批評(副題)孟繁華《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2
2023-04-13 09:45
原標題:《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首周末拿下3 77億美元,超越迪士尼動畫片票房紀錄(引題)?這一回,電影成為了游戲衍生品?(主題)文匯報
2023-04-13 09:51
原標題: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余音張星竹近幾年,兒童文學創作蓬勃發展。其中,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的創作得到了眾多出版社和期刊社的重視
2023-04-13 09:32
原標題:評獎首次全板塊覆蓋網絡視聽內容(引題)?上海電視節今年6月將迎“白玉蘭綻放”(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張熠)記者昨天獲悉,第28屆
2023-04-13 09:53
原標題:功夫片會消亡嗎?《龍馬精神》或許是答案(主題)專家:真正的創新是對身體再媒介化過程的突破(副題)由成龍飾演的電影《龍馬精神》
2023-04-13 09:51
原標題:ChatGPT會多大程度影響藝術創作?(引題)可計算與不可計算的(主題)近日,OpenAI推出的ChatGPT3 5升級為ChatGPT4,最大的變化是
2023-04-13 08:35
原標題:IMAX展映片單公布六部佳作以饗觀眾(引題)《銀河護衛隊》登陸北影節(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北影節的春天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
2023-04-13 08:33
原標題:整理老戲譜、創排新劇目,國家級非遺迷糊戲——(引題)?傳統戲曲綻放新光彩(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蔣云龍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
2023-04-13 08:48
原標題:導演郝宇:從電子工、保安“蛻變”為新銳影視人張丹千年古城青年力量8家鄉在被稱為“梁祝之鄉”的河南汝南,青年導演郝宇在2012年進入
2023-04-13 08:33
原標題:對京味兒藝術的認真探索名著改編是藝術創新的一種路徑和方式。《正紅旗下》是作家老舍一部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從北京曲劇《正紅旗下
2023-04-13 08:54
原標題:相信原著給出的人物底色,陳曉:(引題)高加林的抱負與掙扎,我很珍惜(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鏡頭一片開闊,飛躍蒼黃原野墚塬溝壑,
2023-04-12 15:55
原標題:《暴風》潮汕話版汕頭首發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陳家源通訊員汕宣、柯曉)“紅色之城”汕頭正掀起一輪紅色影視旋風。昨日上午,諜戰
2023-04-12 15:56
原標題:我國網文作家超過2200萬北京青年報訊(記者張恩杰)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
2023-04-12 15:44
原標題:香港芭蕾舞團攜手香港迪士尼呈獻全新表演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4月11日電(記者陳然)由香港芭蕾舞團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首度攜手創作
2023-04-12 14:35
原標題:“盛唐密盒”的火爆密碼最近有兩個“人物”風靡全網。他們談吐不凡,一位叫“房玄齡”,另一位叫“杜如晦”。這兩位“古人”走出歷史
2023-04-12 14:51
原標題:白展堂的“葵花點穴手”,靠譜嗎?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上官云)在“下飯劇”《武林外傳》中,有一個橋段曾令很多小朋友爭相模仿
2023-04-12 12:54
原標題:這位兩院院士的故事被搬上話劇舞臺光明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季雅寧記者張士英“我的腳下只有一條路,這就是中國的雷達發展之路,因此,
2023-04-12 12:34
原標題:《白塔之光》角逐北影節“天壇獎”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22日開幕,電影《白塔之光》將在電影節期間迎
2023-04-12 12:48
原標題:合作才能多方共贏??????????????????????????????????
2023-04-12 11:39
原標題:《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市場規模實現8 8%高速增長(引題)網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有力載體(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
2023-04-12 11:56
原標題:在“微”中彰顯時代大主題,在“短”中呈現社會新氣象,在“劇”中樹立行業高標準(引題)微短劇,吸引人更要留住人(主題)網絡微短
2023-04-12 11:54
原標題:當代文學紅色經典搬上舞臺,為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第100部劇目(引題)歌劇《青春之歌》數年打磨首演在即(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
2023-04-12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