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中國武術,愛上中國文化(僑界關注)
楊 寧 胡 萍
中國武術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
近年來,很多海外華僑華人開辦武館、武術俱樂部,教授中國武術。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中國武術受到了廣泛關注,得到越來越多外國民眾的喜愛,成為外國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弘揚武術精神
2004年,常春前往少林塔溝武術學校習武。在學習過程中,她發現自己難以全身心投入武術練習。一段時間后,她決定放棄武術學習,轉入鄭州一所旅游學校繼續學業。幾年后,回到塔溝武術學校探望教練和同學時,常春與來中國習武的英國人馬修相識,走進了婚姻殿堂。
2008年,常春與馬修定居英國倫敦,開辦武館,教授中國武術。談起開辦武館的原因,常春表示:“在英國,相較于跆拳道和空手道等運動,少林武術知名度低、受眾群體小,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年前,一名媽媽將她1歲半的女兒送入武館學習,這讓常春和馬修十分驚訝。“一般來說,我們只招收4周歲以上的學員。1歲半的小孩無法加入正常的課程訓練,于是,我們開設了一對一的課程,教授趣味性強的武術招式,寓教于樂。”常春說。
學習初期,小女孩時常哭鬧,對課程較為抗拒。但漸漸地,她愛上了武術。現在,4歲半的她將武館視為自己的第二個家,學習勁頭十足。她的訓練視頻在社交平臺上收獲了很多點贊。
一名習武10多年的學生讓常春印象深刻。她說:“這名學生每周驅車往返4小時,只為參與1小時的訓練課程。10多年前,他意外喪子,幾乎喪失了對生活的興趣。一次活動中,他了解到武館。第一節課,他就發現了武術的魅力。在習武過程中,他逐漸重拾生活的勇氣。”
馬修曾參加真人秀節目,教英國青年基礎防身術和中國武術哲學,受到眾多媒體關注。節目中,馬修走進英國犯罪率較高的幾個地區,將幾名參與打架斗毆或有不良嗜好的青年帶至香港一所寺院。寺院里,馬修教授中國武術,盡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直到現在,還有粉絲在我的社交平臺上留言說,對那檔真人秀節目印象深刻。”常春說。
展示武術風采
“預備,開始!”“扎馬步”“換弓步”西班牙巴塞羅那的武館里,學生們隨著華僑王潮鋒的口號不斷變換招式,做出標準的武術動作。
王潮鋒4歲開始學習武術,輾轉安康、南陽、溫州3地求學。15歲時,他來到西班牙巴塞羅那。學生時期,他兼職在中文學校教授中國武術,結識了許多當地華僑華人,逐漸萌生了開辦武館的念頭。
2020年,王潮鋒的武館正式開業。為了實現精準教學,王潮鋒根據學生年齡劃分了不同班級。他將7歲以下學生所在的班級命名為“功夫熊貓班”。孩子們十分喜愛這個名稱,上課時總是興致勃勃。
多年前,一名西班牙中學教師與王潮鋒結識。至今,他依然活躍在武館課程中,是成人班的“紅人”。長時間的中國武術學習讓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都頗為熟悉。
2023年1月,王潮鋒受邀參加“四海迎春——2023巴塞羅那春節聯歡晚會暨慶祝中西建交50周年大型演出”,現場座無虛席。雖然僅有半個月的時間策劃節目與排練,但他與學生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武術“盛宴”。
王潮鋒說:“盡管出現了一個意外,但整體效果十分完美。在舞獅表演時,西班牙學員處在獅尾的位置。按照節目設定,他需要將另一名學員舉起來,踩在他身上。日常排練時,這一系列動作十分順暢。但正式表演時,他失誤了。這件事讓他十分沮喪,我盡力開導他說,以后還有很多表演機會。”
中國武術沒有明確的段位劃分,這讓學生搞不清楚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王潮鋒計劃在武館內部設計一套段位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武術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希望更多人了解魅力十足的中國武術,愛上中國文化。”
傳播武術文化
何文艷自10歲開始學習中國武術,2000年入選省隊接受專業訓練,開啟了十余年的專業運動員之旅。退役后,何文艷入職北京一家游戲公司,想要探尋武術之外的世界。
2015年,何文艷來到德國柏林,兼職在德籍俄羅斯人開辦的武館內教授中國武術。教學過程中,何文艷與一名加拿大武術愛好者結識,兩人一拍即合,開辦了名為“武魂”的武術俱樂部。
談起這名加拿大武術愛好者,何文艷表示:“她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名學生。有段時間,我回中國住了幾個月。她毅然跟我來到中國,還在桂林陽朔的武館里學習了一段時間。那是她第一次到中國,自那以后,她愛上了中國文化。現在,她已經可以用簡單的中文和我溝通。”
俱樂部以教授競技武術為主。何文艷說:“相較于傳統武術,競技武術個人風格更明顯。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編排武術動作。這個過程類似于舞蹈編排。”
在何文艷看來,武術學習能夠鍛煉學習者的毅力,使人由內而外地散發自信。在俱樂部的小齡兒童班里,孩子們以基本功練習為主,如壓腿、踢腿、蹲馬步。有時,孩子們會因為壓腿而流淚,但何文艷總會積極鼓勵他們。
“老師您看,我比上次進步了。”完成動作后,孩子們開心地對何文艷說。 “我告訴他們,我練武時也會流淚。但哭完后,還可以堅持完成動作就是最棒的。孩子們聽完,都會擦干眼淚繼續堅持。看到他們的成長,我感到十分欣慰。”
2022年,何文艷受邀參與柏林僑界慶祝中德建交50周年演出。在演出中,她將中國武術與太極完美融合,節奏感滿滿的表演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表演結束后,不少觀眾從座位上站起來鼓掌,之后,還有很多人詢問何文艷的聯系方式。
“在我表演前,俱樂部的6名小朋友登臺展示了一些武術動作。盡管排練時間不到一個月,而且每周只排練一次,小朋友們還是努力克服了第一次上臺的緊張情緒,呈現出很好的節目效果。排練過程中,有幾名學生對于登臺演出感到害怕,但在我的鼓勵中,他們慢慢收獲了自信。”
標簽:
上一篇:浙江紹興越城區——推動廉潔文化入腦入心|每日精選
下一篇:字幕非小事能添彩也能添堵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字幕非小事能添彩也能添堵王海寧最近,商務部官網上轉載了一篇《傳播中國電影“字幕”很重要》的文章,文中大意是國產影視劇出海,雖
2023-04-19 07:54
原標題:學習中國武術,愛上中國文化(僑界關注)楊寧胡萍中國武術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很多海外
2023-04-19 07:46
原標題:浙江紹興越城區——推動廉潔文化入腦入心人民日報杭州4月18日電(記者竇皓)“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日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
2023-04-19 07:51
原標題:從世博會中看見“女性”:“她·世界”上海展出由世博會博物館主辦的《她·世界——女性世博之跡》新展正在進行。展覽追隨女性在世博
2023-04-19 05:43
原標題:第31屆“白玉蘭獎”提名揭曉(主題)頒獎典禮將首次設“數字紅毯”(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第3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即
2023-04-19 05:44
原標題: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引題)天津大劇院明晚上演《大飯店》(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為天津劇院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明
2023-04-18 16:38
原標題:天津人藝創排津味兒故事(引題)話劇《愛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圖)(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記者自天津人藝獲悉,
2023-04-18 15:49
原標題:“紅舞鞋”跳起來近日,天津師范大學雙周音樂會——第三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紅舞鞋”舞蹈大賽決賽在該校音樂廳舉行。來自21個學部
2023-04-18 15:35
原標題:《媽媽咪呀》《求職高手》等節目定檔(引題)“女性綜藝”展現女性群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題材的綜藝官宣定檔
2023-04-18 15:43
原標題:兩位導演講述“美味”烹制過程(主題)從劇版到電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劇版《愛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標題:“外賣詩人”15萬公里寫下4000首詩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今年54歲的王計兵和其他外賣員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地送餐;和別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
原標題:30年后,《男生賈里》“加更”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第一次認識那個叫“賈里”的男孩時,你多大?長大后的你還記得他嗎?1993年
2023-04-18 14:56
原標題:遠古發現丨科學家發現約8億年前“串珠”生物新華社南京4月18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
2023-04-18 14:50
原標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五年累計“打卡”人次達1 46億記者:施雨岑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在武漢舉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
2023-04-18 14:51
原標題:大提琴家王健“回家”首秀登臺上交音樂廳文匯報記者姜方從上海走出去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回家了。在春暖花開的上海,王健的日程表好比
2023-04-18 13:42
原標題:蘇東坡的“花”樣人生江柳“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正是繁花似錦的季節。在蘇東坡眼里
2023-04-18 11:54
原標題:濟南市圖書館打造“閱讀大流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周曉偉從8歲開始練習彈鋼琴,至今已有11年時間。到山東濟南上大學后,她每周
2023-04-18 11:50
原標題:金中都城遺址將建主題公園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西二環菜戶營橋與西三環麗澤橋之間,將建設占地約15公頃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該公園
2023-04-18 11:36
原標題:非遺傳承志愿者“畢業”日前,由西城區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民間瑰寶記憶西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志愿者招募活動結業儀式舉行。3
2023-04-18 11:36
原標題:懸疑刑偵劇《塵封十三載》在好口碑中收尾,示范類型劇在浩然正氣中的多面性表達(引題)時間的重量沉淀出警察的榮耀(主題)文匯報記
2023-04-18 11:34
原標題:男高音歌唱家、原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程志:(引題)攀登藝術高峰的腳步永不停歇(主題)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金洋3月29日,男高音歌
2023-04-18 10:38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千年前的它們為什么這么像?綠釉蓮花瓦當、藍釉方磚、楔形磚……位于拉薩市曲水縣才納村的溫江多遺址現場,吐蕃歷史文化
2023-04-18 09:52
原標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題)填補考古空白勾勒文明圖卷(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影百萬年前的頭骨、萬年前的土陶器、溫州古港的元代
2023-04-18 09:40
原標題:山西“盲藝人”展示非遺曲目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在太行山地區的基層,有著盲藝人宣傳隊這一特殊群體,以他們獨有的方式進行非遺
2023-04-18 09:44
原標題:體育電影《白色閃電》北京開機(主題)首次講述中國女子雪車隊追夢北京冬奧會的感人故事(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昨天下午,
2023-04-18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