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火了非遺 熱了景區_每日速讀

時間:2023-06-03 05:53:06    來源:中國旅游報    

原標題:火了非遺 熱了景區(主題)

——江蘇描繪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新圖景(副題)


【資料圖】

邰子君

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江蘇篇首播,帶領觀眾走進江蘇建湖九龍口旅游度假區淮劇小鎮,了解近30項極具江蘇特色的非遺項目,感受江蘇非遺里的南北交融和水韻吳風。節目播出帶動“九龍口”“淮劇”“藕粉圓”等關鍵詞搜索指數暴漲,也讓九龍口旅游度假區旅游市場持續火熱。這是江蘇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非遺“出圈” 景上添花

糧倉藝術中心、沙莊戲苑、淮劇傳習社……在九龍口旅游度假區,但凡有大屏幕的地方,便有成群的游客駐足觀看《非遺里的中國》。節目中出現的淮劇、藕粉圓等建湖當地非遺,更是吸引眾多游客前往度假區一探究竟。

九龍口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主任、黨工委書記唐城表示,隨著非遺“出圈”,度假區知名度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吸引眾多游客前來了解、體驗非遺。度假區挖掘本地特色,策劃推出了“淮音雅韻·花開時節‘九’逢君”主題活動,淮劇、雜技、剪紙等非遺體驗活動,以及首屆“九龍九鮮”鄉土廚藝大賽暨美食趣玩嘉年華等,廣受游客青睞。

同樣因為非遺而愈發出彩的還有南通市濠河景區。五一假期,位于景區內的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每天舉辦四五場非遺體驗活動,參與游客近1500人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元新笑著說:“我們原計劃每天只舉辦一場活動,沒想到大家熱情很高,前來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

南通市濠河景區管理辦公室旅游服務管理科科長陸亞一表示,濠河景區內擁有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南通沈繡博物館、梅庵琴社3個非遺體驗點。景區用濠河游船項目將體驗點有機串聯起來,游客只需購買一次票,就可在沿線7個碼頭分別上下一次,依次打卡非遺體驗點。“非遺融入景區,有助于提高旅游品質。接下來,景區將在繼續做靚非遺項目品牌的同時,推動非遺與研學旅游深度融合,切實推動非遺傳承。”

沉浸體驗 可觸可感

江蘇多個景區景點挖掘非遺資源,引入多種非遺項目,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將非遺打造成景區新的吸引點,讓非遺變得更加可觸可感。

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內的秦淮非遺館每天開展兩場“我是非遺體驗官”手作課堂活動,讓游客通過親身參與,了解非遺技藝的相關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揚州瘦西湖風景區開展萬花非遺市集,讓游客在賞花游園的同時,體驗絨花、剪紙、雕版等非遺項目。在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淮揚美食夜市、淮揚非遺展演兩大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

九龍口旅游度假區以獲得“文華大獎”的淮劇《小鎮》為藍本,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思路改造淮劇小鎮,打造集淮劇傳承、淮劇演出、藝術展覽、主題餐飲等多元業態于一體的藝術生活古鎮。目前,淮劇小鎮已有淮劇、雜技等8個非遺項目常駐展示展演。

今年年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淮劇江蘇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澄的“陳澄淮劇傳習所”在淮劇小鎮啟用。陳澄介紹,傳習所有別于大劇院、小劇場,注重沉浸式體驗,增加了許多互動元素。游客可在專業演員的帶領下了解一部劇的臺前幕后,以及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傳習所通過組織開展體驗活動,讓游客們化身戲中角色,穿行在淮劇小鎮之中,沉浸式體驗淮劇魅力。”陳澄說。

接下來,景區將如何做好非遺項目的沉浸式體驗?對此,唐城表示,九龍口旅游度假區將把握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機遇,吸引更多省內外非遺項目入駐度假區。同時,打造特色IP,豐富文旅產品,為游客提供更多選擇。

深度融合 路子更寬

多年來,陳澄在江蘇淮劇博物館、鹽城市博物館等文旅場所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工作坊,開展了不少惠民演出和線上直播活動。即便如此,淮劇小鎮依然給了她眼前一亮的感覺。“這里不僅客流量大,而且游客參與度高。”陳澄表示,將在傳習所常態化舉辦群眾戲曲培訓班,方便大眾更好學習戲曲專業知識,吸引更多人參與淮劇相關文旅項目,成為淮劇傳承的一分子。

位于太湖之畔的蘇州蘇繡小鎮,近期也迎來了大批游客,打卡中國刺繡藝術館等,觀賞蘇繡大作,體驗繡繃技藝。“如今,非遺傳承的土壤變得更加肥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表示,“我們將努力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推出更多體驗項目,持續打響蘇繡品牌,讓蘇繡從太湖之濱走向全國。”

近日,吳元新接待了一位專程從國外回來體驗藍印花布技藝的女士。吳元新介紹,這位女士十幾年前就在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體驗過這項技藝,這次帶著英國男朋友前來體驗。“這樣的游客還有很多,他們專程從北京、上海甚至國外來到這里,深度體驗南通藍印花布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也讓我更加確信,非遺是可以‘活’在大家生活當中的。”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宋莉莉表示,2021年,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江蘇省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工作指南(試行)》,鼓勵各地在保護傳承非遺資源的基礎上,突破時間、空間、形式的限制,將非遺展陳、展示、展演、體驗活動植入景區內的吃、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并認定了首批省級示范項目20個。該項工作被評為文化和旅游領域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下一步,江蘇將制定出臺《關于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遴選公布第二批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省級示范項目,推出20條“水韻江蘇”非遺主題精品旅游線路,推動非遺與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

標簽:

上一篇:全球熱頭條丨開心果
下一篇:最后一頁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