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柳州:(引題)
鄉村文化人才振興的“火塘”越燒越旺(主題)
中國文化報駐廣西記者? 郭凱倩
(資料圖片)
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2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暨鄉村文化富民專題培訓班上,柳州市2022年度“火塘計劃”文化特派項目(簡稱“火塘計劃”)正式啟動,220多名市縣文化工作者接過一張張榮譽證書,正式受聘為新一批“火塘計劃”的文化特派員。
在侗族、苗族、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火塘是家里常見的設施,是煮飯、照明的器物,或者進行人際交往、聚會議事的場所。在柳州,火塘的烈烈火光不僅予人光明溫暖,也將文化振興的火種播撒在鄉間田野,成為點亮鄉村文化繁榮發展之光。2021年以來,柳州市通過實施“火塘計劃”,以“文藝鄉村”創建、鄉村文化人才隊伍發掘培養和鄉村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等為依托,整合市、縣、鄉、村四級人才、資金、項目、政策等資源,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式的“鄉村人才發展+鄉村文化振興”新格局,激活了鄉村文化一池春水。
壘起鄉村文化人才小高地
位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的三百堯告苗寨(簡稱“堯告”)文化底蘊深厚,堯告的苗族拉鼓節久負盛名。堯告村民也一直在積極地保護傳承拉鼓習俗。
2021年,柳州博物館的謝莉成為堯告的文化特派員,幫助當地建設苗族拉鼓文化博物館并指導策劃陳列展覽。謝莉的到來點燃了堯告村民共建文化的熱情。村民不僅無償騰出村寨中心的場地用于建設苗族拉鼓文化博物館,還踴躍捐出自家的老物件,充實博物館展陳。“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已經收藏到1200多件珍藏品,計劃在年底開館。”堯告村黨總支書記韋艷娥告訴記者。
以拉鼓博物館建設為平臺,堯告的文旅人才和外界專家、熱心人士會聚在一起,為堯告的文化振興出謀劃策。堯告相繼組建了博物館管理班子、非遺傳承人隊伍、拉鼓文藝隊等十大團隊,打造起鄉村文化人才小高地。
堯告苗寨鄉村文化人才的振興正是柳州市實施“火塘計劃”的一項成果。通過“火塘計劃”,柳州在全市范圍建立起文化特派員機制,縱橫聯動和整合各級各類文化人才、項目資金和平臺資源,廣泛開展“文藝鄉村”創建,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文化志愿服務體系,鄉村文化振興的“火塘”越燒越旺。
特派員機制激發志愿服務活力
來自柳鋼集團的陶昌譽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工作之余喜歡奔走于柳州各縣進行拍攝。“火塘計劃”啟動后,他成了一名特邀文化特派員,志愿為柳州鄉村文化旅游宣傳服務。他拍攝的柳州鄉村民俗活動和文化旅游風光照經常出現在柳州日報、柳州電視臺等媒體平臺上。通過“火塘計劃”平臺,陶昌譽還與很多鄉鎮村的文化干部建立了聯系,為當地培養鄉村攝影愛好者,擴大文旅志愿服務隊伍,受到干部和群眾的歡迎。
在“火塘計劃”中,文化特派員是關鍵。根據項目方案,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從市縣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單位中選出100多名市級文化特派員和120多名縣級文化特派員,按照“1名市級文化特派員+1名縣級文化特派員+1個鄉鎮(街道)”的機制,點對點幫扶全市117個鄉鎮(街道)建立本地文化志愿服務隊伍。
為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人才力量,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還聘請了長期關心和支持鄉村文化發展的社會人士和離退休文藝工作者作為特邀文化特派員,結合自身特長志愿開展鄉土文化挖掘、文藝輔導和文化宣傳等工作。同時組建了10個文化特派團具體指導10個縣(區)的鄉村文化志愿服務。
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副科長李義成說:“‘火塘計劃’對文化志愿服務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創新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注重鄉村文化人才培養,更加注重鄉村優秀文化價值表達,更加注重鄉村文藝隊伍發展。”
在“火塘計劃”的推動下,柳州鄉村文化蓬勃發展,人才隊伍迅速擴大,涌現了柳城太平鎮古么屯、三江富祿鄉、融水永樂鄉等典型文化村寨。9月18日,在第二屆“中國鄉村振興人才論壇”上,《柳州“火塘計劃”點亮鄉村文化之光——“文化特派員”志愿服務鄉村的柳州實踐》入選了“2022中國鄉村人才振興優秀案例”。
重構鄉村文化人才的培養模式
“火塘計劃”是柳州市用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也是當地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推進“火塘計劃”實施,今年7月至8月,柳州在全市10個縣(區)分別舉辦專題業務培訓班,對“火塘計劃”的項目方案和典型經驗進行推廣,累計培訓學員超過1000人。在培訓班上,良寨鄉的文化特派員繆慶宜第一時間建立了良寨鄉“火塘計劃”交流群。“我們對良寨的人才進行了梳理,群員越來越多,大家集思廣益,‘火塘’也越來越暖。”繆慶宜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火塘計劃”的同時,柳州市借鑒“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經驗做法,創新提出了“文藝鄉村”概念,將“文藝鄉村”創建與“火塘計劃”緊密結合,通過以創促建,讓前者成為文化特派員開展鄉村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和抓手。“今年,我們將評選并命名10個‘文藝鄉村’,在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為其他鄉村的文化建設樹立典型和示范。”李義成說。
依托公共文化云和智慧圖書館建設,柳州市還構建了“市級中心館、縣級總館、鄉鎮街道分館、村社區分站”的“火塘計劃”項目平臺,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展播和發布信息,推動“火塘計劃”文化特派項目持續開展。
“‘火塘計劃’是對原有的‘文化下鄉’志愿服務、‘三區’人才項目和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等的整合與創新,是對鄉村文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構。”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勐俊表示,以“火塘”這種溫暖的形式,將鄉村文化旅游資源與市縣人才信息對接,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不僅壯大了鄉村文化人才隊伍,也培育了一批文旅品牌,推動了鄉村文化繁榮與全面振興。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廣西柳州:(引題)鄉村文化人才振興的“火塘”越燒越旺(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廣西記者?郭凱倩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2年公
2022-10-26 09:30
原標題:以典故橋梁詞曲展現博大中華文化(引題)“九說中國”系列圖書推新作(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從詩詞、漢字、節日、典故等多個維
2022-10-26 08:30
原標題:福建漳州南靖縣田螺坑村(引題)梯田土樓古韻悠悠(走進傳統村落)(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王崟欣福建土樓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圍攏型
2022-10-26 08:38
原標題:網絡劇《血戰松毛嶺》影像書寫青春黨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10月2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的革命
2022-10-26 08:29
原標題:傳統戲曲火遍青春校園光明日報記者王笑妃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發《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戲曲進
2022-10-26 08:29
原標題:銅器制作,藝人的堅守和初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化銅、切割、打磨、拋光……“叮叮當當”的鍛刻聲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銅器工藝
2022-10-26 08:32
原標題:總覽莎士比亞的一生(引題)《威廉與我》登陸廣州大劇院(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10月25日、26日,2022年廣州藝術季的優質劇目——
2022-10-26 07:33
原標題:《神秘博士》第十四季發布預告(主題)首位黑人博士露真容,2023年播出(副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0月24日,英劇《神秘博士》第十四
2022-10-25 15:25
原標題:第八批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申報工作開啟中新網10月25日電25日,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發布《國家文物局關于組織開展第八批國家文物局
2022-10-25 15:40
原標題:遙想當年烽煙起義和寨碑看義利(主題)壽光這塊石碑的碑文不但記載了一段歷史,更彰顯了大義(副題)壽光市紀臺鎮寨子村有座“義和寨
2022-10-25 15:29
“對話up主”原標題:尹世傳統糕點老味道的手藝要流傳下去天津日報記者胡春萌今天,方便的物流讓人們可以更便捷地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然
2022-10-25 15:30
原標題:倫敦交響樂團+中國作曲家,《原神》發布音樂專輯向世界傾情講述中國故事文匯報記者宣晶隨著爆款游戲頻頻出海,中國作曲家于全球游戲音
2022-10-25 15:24
原標題:偃師商城遺址取得多項考古新發現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通訊員梁笑宇完備的水資源利用系統,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近日,中國社會科學
2022-10-25 09:24
原標題:遼博最大規模特展登場(引題)珍品文物闡釋“和合中國”(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劉洪超?中國“和合”文化源遠流長,體現了中華民
2022-10-25 08:33
原標題:廈門:巷口有舞臺街角來“競藝”光明日報記者馬躍華金秋時節,徐徐晚風帶來絲絲涼意。家住廈門湖里區的陳瓊,晚上七點準時下樓,去欣
2022-10-25 08:33
原標題:《藝術的想象(中文+藝術)》系列視頻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新模式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中央美術學
2022-10-25 08:42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復器及瓷片中新網江西景德鎮10月24日電(李韻涵劉力鑫)24日,景德鎮陶瓷大學元青花博物館正式開館,30
2022-10-25 08:25
原標題:云南河泊所遺址發掘負責人蔣志龍:(引題)滇池水面之下還有遺跡(主題)封面新聞記者閆雯雯受訪者供圖司馬遷的《史記》中,曾經記錄
2022-10-25 07:44
原標題:《底線》中成功塑造立案庭庭長法助“王姐”(引題)王一楠:配角也出挑(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在最近收官的法治題材劇《底線》里
2022-10-25 07:31
原標題:第七個“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明晚奏響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2022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將于10月25日至27日晚在北京京演·民族文化
2022-10-25 07:43
原標題:曹禺名作《北京人》十年后回歸主演:“掏心窩演戲就對了”封面新聞記者粟裕“這部戲所有的感覺都要內收,演繹都要回到內心。我們不只
2022-10-24 16:45
原標題:話劇《威廉與我》看盡莎士比亞的一生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10月25日、26日,好評如潮的現象級口碑力作、話劇《威廉與我》將
2022-10-24 15:46
原標題:中國航天事業激發航天科普閱讀熱(引題)書海里探索星辰大海(主題)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波近年,中國航天在諸多領域實現重大突
2022-10-24 15:39
原標題:電視劇《我們這十年》還原《唐宮夜宴》創作過程(引題)講述“唐宮小姐姐”們的感人幕后故事(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借助電視和網絡
2022-10-24 15:26
原標題:林永健、賀鵬、高瀚宇等主演(引題)《第五名發家》聚焦鄉村振興(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日前,現實主義鄉村振興題材作品《第
2022-10-24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