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
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從收廢品開始,白手起家,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摸爬滾打,終于破繭成蝶,在男性主導的鋼鐵行業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使這一女性形象在熒屏上格外引人注目。
在國產電視劇市場中,女性題材劇可謂方興未艾。它們以女性視角表現女性的成長、處境和情感,張揚女性的價值和力量,顯示出社會對女性群體的關切。《歡樂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星辰大海》等劇集,都一度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這些作品突破了在家庭關系中塑造女性形象的傳統敘事,尊重她們面對愛情和婚姻的多種可能性,在職場和社會中拓展女性的生命意義。一些作品告別了男性拯救女性的陳舊敘事,表現出觀念上的更新和藝術上的開拓。
但隨著女性題材劇的大量涌現,其局限性也日益明顯。在內容上,它們主要描摹當代都市年輕白領女性的職場和情感生活,視野較為狹窄。優雅的辦公環境、舒適的生活條件、精英如云的社交圈,排斥了對更多階層、年齡、職業的女性生存狀態的描繪,遠離了普通大眾的生活。劇情模式化、人物同質化的傾向也增加了觀眾的審美疲勞。有些劇集陷入對瑣碎生活的描摹,刻意構建性別對立,渲染性別焦慮,引發消極情緒。
綜觀二十多年來的多部“爆款”女性題材劇,不難發現,要想在不斷更新迭代的電視劇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既要充分利用大眾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抓住社會痛點,呈現女性成就自我的困境,又要憑借對時代特征的敏銳感知、對歷史發展趨勢的精準預判和對人物精神的深度挖掘,將女性的人生和命運置于時代變革的風云中,在真實可感的特定環境中,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塑造出扎根于現實、忠實于生活的人物形象,以小人物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曾經熱播的《外來妹》聚焦于一群到珠三角打工的農村女青年的遭遇,反映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沖擊下,青年人價值觀念的變化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風吹半夏》則以貼合時代的服飾、音樂和場景,還原人物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并通過對鋼鐵行業政策和結構變化的梳理,將人物的創業經歷與重要歷史節點相結合,生動勾畫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鋼鐵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和中國民營企業家搏風擊浪的奮斗史。而《理想之城》描繪了建筑行業的職場生態,從造價師的職業視角對接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時代脈動。這些劇集以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觀照社會變遷和歷史進步,既有現實的溫度,也有歷史的厚度。
對女性價值和力量的傳達,需要擺脫悲情敘事的套路,跳出性別對立和性別依附的思維陷阱,既不回避女性在自我實現中遇到的問題,也要以發展的眼光表現女性完善自我、改變環境的努力。《幸福到萬家》通過何幸福“凡事都要講個理”的抗爭,描畫其爭取自身權益并帶領家鄉走上法治文明、生態文明道路的歷程,彰顯了女性在建設美好新生活中的強大力量。《風吹半夏》中,許半夏與鋼鐵行業一起“野蠻生長”,傳遞出敢想敢拼、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而她們的反思和自我救贖,也為劇集注入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
當下女性題材劇對類型與題材框架的不斷突破,既具有藝術創新的價值,也承載著性別平等和文明進步的社會意義。期待更多的女性題材劇能夠植根現實生活,放眼各行各業,塑造與時代浪潮共起伏的女性形象,讓這些形象成為社會前行的旗幟和動力。
(作者:呂珍珍,系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上一篇: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標題: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河南漢魏洛陽城宮城遺址內
2023-01-16 10:38
原標題:《生機勃勃的我們》:展示鄉村振興圖景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陳晨光明日報訊(記者崔興毅、陳晨)日前,由國家鄉村振興局指導的全國首檔
2023-01-16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古典故事用現代思路新編邱偉誰也沒想到,2023年的開年爆款會是一部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伊始,曾創作《大鬧
2023-01-16 10:41
原標題:四川濛溪河遺址或將助力破解“資陽人”之謎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近日在資陽市樂至縣舉行。
2023-01-16 09:49
原標題:喜劇《赤腳走公園》:“嬉皮笑臉”背后的真誠王潤1月12日至14日,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的爆笑喜劇《赤腳走公園》,秉持了曉年青劇團
2023-01-16 09:52
原標題:“史升漢降”與史學史之延長【讀史札記】傳統“正史”中,《史記》和《漢書》雙峰并峙,影響深遠,而兩者間的異同高下之比較,也成了
2023-01-16 09:46
原標題:重讀謝靈運與謝瞻《戲馬臺》詩東晉義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宋公劉裕在彭城戲馬臺設宴,為辭官歸隱的孔靖送行。謝靈運、謝瞻兄弟在
2023-01-16 09:34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周末票房五連冠中新社洛杉磯1月15日電(記者張朔)首映一個月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
2023-01-16 08:45
原標題:北魏洛陽永寧寺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中新社河南洛陽1月15日電(記者韓章云)“其寧惟永——北魏洛陽永寧寺特展”15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這
2023-01-16 08:34
原標題: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辦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光明日報北京1月15日電記者詹媛15日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
2023-01-16 08:33
原標題:漢魏洛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倉窖遺跡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梁笑宇1月15日,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考古隊獲
2023-01-16 08:56
原標題:網劇《擇君記》開播(引題)青年演員上淇:從看“建寧公主”到演“九公主”(主題)近日,騰訊視頻上線網劇《擇君記》。該劇一開播,
2023-01-16 08:44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今晚上演(引題)溫暖而美好的小年夜(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1月15日,農歷
2023-01-15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