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湖北咸寧:建好高標準農田 確保春播糧食生產

時間:2022-04-07 17:58:00    來源:中國農網    

清明時節,湖北咸寧赤壁市黃蓋湖鎮大灣村村支部書記陳軍明,正在將自己去年種的20畝蝦稻田調整一半出來春播早稻。陳軍明向記者介紹說,“全村4千多畝水田已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主要發展蝦稻產業,目前初步統計,相比去年已多動員了560畝早稻面積,響應國家多種糧號召,發展雙季稻,村干部要帶頭。”

黃蓋湖鎮位于長江中游南岸、鄂湘兩省交界處,因三國而得名,因建國營農場而興,全鎮土地屬國有土地,集中管理使用優勢明顯。走進大灣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千畝示范片田塊平整、排水灌溉、田間道路等工程建設已全部竣工。

近幾年來,黃蓋湖鎮依托高標準農田示范片等優勢,建設優質稻基地,打造香米工程,從小到大,引進培育出一家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暢健生態農業公司,去年底,該公司生產的“赤壁香”有機香米入選2021“荊楚好糧油”,形成了從種植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

黃蓋湖鎮副書記冷振華介紹,通過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建設,該鎮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旱澇保收,灌溉方便,滿足春耕生產生活需求,今年春播全鎮5個村將新增2千畝早稻面積。

據了解,赤壁市作為湖北省47個糧食主產縣之一,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念好“高、實、嚴、美、融”五字訣,在規劃上突出“高”字,在設計上突出“實”字,在監管上突出“嚴”字,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突出“美”字,在現代農業上,突出“融”字。現已累計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56個,建成面積49.53萬畝。

進入春季以來,在咸寧市咸安區,38萬畝油菜花織成的百公里美麗經濟觀光帶,從幕阜山脈的東源村到向陽湖畔,如一張金色地毯鋪滿沿途10余鄉鎮百余村灣。3月下旬,咸安區已派出農業科技特派員100余人下沉一線,投入3000多臺農機實現春耕作業機械化,把多項農業科技成果運用到春耕生產中。

向陽湖地勢低,過去下雨一湖水,天晴又干旱,現在建成3000畝高標準農田,機耕路修到田間地頭。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村農民張社云說,油菜最怕內澇,現在溝渠支渠相通,積水可以及時排走,干旱進水快,種菜不用擔心了。

“高標準農田建設首要做到群眾滿意。”咸安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9年度湖北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考評中,咸安區排名全省第二。2021年咸安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4.1萬畝,按不同渠道分為大宗油料生產基地等建設項目,計劃今年4月底全部完工。下一步,要加大對項目建設質量的監管,切實做到造成問題工程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2022年咸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農業高質高效,嚴格耕地保護,守好咸寧糧倉,建好20.85萬畝高標準農田,實施優質糧工程,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295萬畝以上,產量117萬噸以上。3月20日,咸寧市副市長劉復興在湖北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推進會上介紹,咸寧市將夯實糧食生產基礎設施,搶抓晴好天氣,優化田間工程施工,完成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確保不誤春播糧食生產,抓緊開展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選址和踏勘工作。

“土生萬物,地載萬代。土地是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咸寧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科學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咸寧市委書記孟祥偉在赤壁市調研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時表示,只有守好沃土良田,才有底氣端牢自己的飯碗,咸寧市要全生命周期謀劃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明確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底數和目標計劃,做到心里有一本“明白賬”。要加強總體規劃,因地制宜、科學設計,高標準、高質量施工建設,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激勵機制等途徑加強后期管護和綜合利用,切實讓高標準農田建設發揮實效、長效,為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更好守護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樂明凱

標簽: 高標準農田 農田建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