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五十家子鎮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鎮域實際,深耕食用菌產業鏈條,形成集菌棒生產、菌菇種植、菌菇深加工三鏈疊加,規?;藴驶?、機械化、產業化、品牌化五化同步的全鏈產業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另辟新路”菌棒不能只靠種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春盛菌棒加工廠的新廠區,加工車間里熱鬧非凡,工人們熟練操作叉車、裝載機等各種機械,配料、運送菌棒,各個環節緊張而有序。
“今年冬天生產的是明年要培育的1500萬支菌棒,車間日產10萬棒左右,為了盡快完成生產任務,五十家子鎮轎頂山園區的車間也在輔助生產菌棒。車間機械化生產的菌棒更標準,質量更高,預計年后還會接到訂單?!惫S負責人吳春和介紹。
春盛標準化菌棒加工廠項目是五十家子鎮招商引資到林西縣工業園區的“飛地項目”,總投資5770萬元,占地面積35畝,生產車間6795平方米,配套發菌冷庫1.5萬立方米帶動就業群眾200余人,人均年增收3萬元。菌棒生產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刺孔全程自動化,工藝高標準化,春盛企業的投產運營對加快打造草原花菇特色產業,加速現代農業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及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起到極大的拉動作用。
“鄰近就業”致富不能只靠務工
雖已入冬,但太平莊村食用菌產業園區的大棚里,溫暖如春,暖棚延長了草原花菇的生長期,全年化生產成為現實,五十家子鎮冬季種植花菇100萬棒左右,日出量1萬余斤。
“五十家子鎮的這幾個食用菌產業園區,我都打過工,今年聯合了兩個親戚,共同承包太平莊產業園區,自己經營管理,這樣掙得更多,最近花菇5元/斤,平均一個棒純賺4塊錢,我們3個人種了70萬棒,這利潤還是挺不錯的。”園區負責人付海燕說道。
五十家子鎮花菇產業已實現了規?;N植,該鎮將繼續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方針,積極探索“零成本”生產、“零風險”經營、“零距離”就業,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品種培育、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市場銷售、統一品牌創建的“三零五統”模式?!?022年是五十家子鎮發展草原花菇產業的第四個年頭,從試種到規?;N植,從群眾抵觸到帶動1000余人增收致富,從單純務工到參與經營管理,五十家子的群眾正因‘菇’而富?!蔽迨易渔傸h委書記王金柱介紹。
“就地加工”發展不能只靠賣鮮菇
走進在建的春啟食用菌深加工廠,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搶工期,工廠主體部分為鋼結構,即使在歲末隆冬也不影響施工進度。
“之前我們在轎頂山產業園區做了一條菇脆初加工生產線,菇干初成品得發到浙江麗水總部去再加工、銷售,工廠建成后就不用了,不出林西縣,鮮菇就變成了菌產品銷售了,以后我們林西產的香菇醬就能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了?!逼髽I負責人葉盛武說。
據了解,春啟食用菌深加工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建設日產0.3萬罐香菇罐頭生產線一條,日產香菇醬1.25萬瓶生產線一條和日產香菇脆0.5噸生產線一條。目前主體工程建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這是五十家子鎮延伸食用菌產業鏈條,推動食用菌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支撐項目,投產后可帶動就業群眾300余人,人均年增收6萬元。
作者:陳曉云 趙曉彤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文物TalkShow原標題:河姆渡骨耜:中華先民是世界稻作農業的發明者作者:鄭茜周玉州當今世界近一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是誰培
2022-12-09 19:42
原標題:“鋼鐵”柔情,《風吹半夏》聯動的那些工業回憶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小燕上個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之交,一批民營企業家們在改革開放
2022-12-09 17:35
原標題:北京鼓樓將于12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中新網12月9日電據“北京鐘鼓樓”微信公眾號消息,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9日發布公告稱,北京鼓
2022-12-09 17:55
道中華原標題:“旋轉、跳躍,不停歇”——西域傳來的胡旋舞為何風靡大唐?在唐代酒肆中表演的胡旋女。(圖片來源:電影《妖貓傳》劇照)唐代
2022-12-09 17:55
原標題:遼寧省博物館館藏元代青花瓷器首次集中展出中新社沈陽12月8日電(記者韓宏)“青花清韻”元青花瓷器展8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元青花纏
2022-12-09 14:44
原標題:雙雪濤首部雜文集《白色綿羊里的黑色綿羊》:一步步靠近心中的文學理想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文學看似跟才華關系最緊密,實則
2022-12-09 14:39
原標題:看完《天下長河》你有沒有意難平?李開周河神廟前,暮年的康熙皇帝顫顫巍巍爬上大殿,向靳輔與陳潢二人的塑像行禮,他老態龍鐘的臉上
2022-12-08 22:39
原標題:安徽凌家灘遺址考古再出重大發現據安徽省考古所發布的消息,安徽省凌家灘遺址考古工作近日取得重大發現。其中一件寬體玉璜,外徑23 6
2022-12-08 21:32
原標題:“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今日11時46分迎“大雪”節氣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7日)11時46分將迎來我國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大雪”。“
2022-12-08 15:55
原標題:廣西東興發現的侏羅紀晚期恐龍化石修復工作已完成40%2021年,廣西東興市發現了侏羅紀晚期恐龍化石,目前恐龍化石修復工作正有力有序推
2022-12-08 14:56
原標題:面對面丨專訪翟楊揭秘百年古船“穿越”歸來的背后故事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出水,在海底沉默150多年
2022-12-07 19:57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