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得在讀師范的時候,教我們的文選老師給我們讀了一首余光中的《鄉愁》,那時的我因?為母親的健在,也就沒有深切的領會詩中那沉甸甸的“愁”。如今母親走了,余光中的那段詩句才感悟心中......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資料圖】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冰冷冷的石堆把我和母親相隔,再也找不回昔日的音容相貌。心很痛,只因為母親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今曰又已是淸明,唯有買些母親生前喜歡用的東西祭拜她——但愿母親能收到我們為她準備的祭品也但愿我那可親的母親在那邊過得好,過得無病無痛快樂無憂的日子......
早上,陽光明媚,春風迎面的吹來,通知我們春姑娘來了,她吹綠了柳樹;吹紅了小花;吹青了小草。
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學校,在老師的指揮下,我們陸續上了大巴車,前往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一路上我們邊說邊笑,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車,我們走上山,一進門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美景,隨著到了英雄紀念碑前,這時,周圍的氣氛一下子嚴肅了。兩位四(3)的同學在我們前面朗讀介紹關于革命戰士的詩歌。講完后,我們又閉眼默哀三分鐘,這時我腦海里仿佛看到當時艱苦的革命生活。然后,我們大聲朗讀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朗讀完后,我們又輕輕地把自己做的小白花送到了革命烈士的墓碑旁,不一會兒,一個個“英雄”都被美麗的花朵包圍起來,我們恭恭敬敬地鞠一躬。我忽然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要好好珍惜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生活。最后,我們就離開了陵園。
離開陵園,我們又登上大巴車,朝柳浪聞鶯前進。
前來掃墓的人可多啦:八十歲的老大爺,幾歲的小孩,還有很多叔叔阿姨。他們有的手持鮮花;有的抬著花籃;有的捧著水果……大家都有序地走到墓前,表情凝重地鞠躬、獻花,悼唁逝去的英靈。我和爸爸媽媽也來到墓前,獻上了事先準備好的鮮花,為逝去的英雄們深情鞠躬。整個過程和場面是那樣的安靜、莊重,但我能夠感受到大家深情與哀思。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繼續給我講了安息在地下的那些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那些革命烈士,為了革命,不怕嚴刑拷打,不怕槍林彈雨,為了窮人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怎么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仔細想想,在現在這么美好的生活中,我們卻不知道珍惜,還挑三揀四,牢騷滿腹。這是多么不應該啊!
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吧,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據傳說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于此日祭祖、掃墓、禁火、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秧、植樹。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還有一些禁忌:民間忌使針、忌使衣。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相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而清明節的確定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六天,因兩者日子非常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雖然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但我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在網上說給錢可以幫別人祭祖加錢還可以哭喪,而且還有好多人訂呢。但我覺得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沒時間做清明,可以不在清明節是去祭祖,到有時間再去也可以啊,如果你請別人幫你祭祖,那對祖先也太沒誠意了吧!我們應該親力親為。
以前傳統節日不被人們和國家重視,后來慢慢的人們和國家重視起來了。國家在傳統節日是還放假,并舉行有關活動。
讓我們一起來維護和傳承我們的傳統節日。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能源遠流長,發揚光大。
上一篇:體育教師個人述職報告 教師個人述職報告(十一篇) 全球頭條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史上質量最高春節檔”圓滿收官(引題)北京出品電影贏得滿堂彩(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2023年電影春節檔以67 58億元總票房和“史
2023-01-29 17:39
原標題:電影《滿江紅》原聲音樂專輯正式上線今年的春節檔可謂是百家爭鳴,大片云集,這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要數由張藝謀執導,沈騰、易烊千璽
2023-01-29 16:46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講的是人情冷暖由靳東、宋佳領銜主演的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日前收官。該劇導演費振翔近年來執導的劇集涵蓋古裝劇、都
2023-01-29 16:43
原標題: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孫小雪玉兔迎新禧,電影開門紅。2023年開年,中國電影開局贏得好彩頭。據
2023-01-29 16:33
原標題:《呼嘯山莊》譯者翻譯家楊苡去世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呼嘯山莊》譯者、著名翻譯家楊苡27日晚在南京去世,享年104歲。1919年,楊苡在
2023-01-29 16:41
原標題:導演郭帆直言電影的成功屬于大家(引題)幕后功臣亮相《流浪地球2》路演(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流浪地球2》27日鄭州路演現
2023-01-29 16:41
原標題:明星夫妻真人秀應當“秀”什么?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開播之初口碑頗佳,詼諧輕松的節目氛圍與嘉賓之間的互動,讓觀眾感受
2023-01-29 15:42
原標題:動畫版“翻車”后,電視劇一路逆風飛揚,網友從猶疑到驚喜連連——(引題)大IP翻拍,《三體》做對了什么?(主題)文匯報記者衛中當
2023-01-29 15:43
原標題:孔子故里過文化年新華社濟南1月28日電春節期間,山東濟寧曲阜市尼山鎮魯源新村的“黃河大集”上熙熙攘攘,“00后”非遺愛好者王欣秋把
2023-01-29 15:42
原標題:四川成都:“人日”游草堂憑吊杜甫1月28日,游客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游覽。當日是農歷正月初七,又稱“人日”,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
2023-01-29 15:56
原標題:17次修改成就全新《難忘今宵》今晚報記者劉桂芳今年的總臺春晚上,以阿卡貝拉+多聲部童聲合唱的形式全新演繹的經典歌曲《難忘今宵》,
2023-01-29 15:37
原標題:一張電影票承載著久別重逢的年味兒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今年春節,你和家人會去看一場電影嗎?2023年春節檔大片云集,呈現出久違
2023-01-29 13:37
原標題:“文化國寶”守護人光明日報記者高建進【新春走基層】從福建武夷山市區向南出發,在連綿起伏的丘陵山路上驅車約40公里,就來到了位于
2023-01-29 13:37
原標題:拍攝時間不到60天、場景不出山西一座大院,卻逆襲科幻電影大制作《流浪地球2》(引題)春節檔競爭激烈,《滿江紅》為何奪冠(主題)解
2023-01-29 13:49
原標題:歷史中的兔子:早在三國時期就用兔毛制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劉可欣從“玉兔搗藥”到“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兔子已經陪人們
2023-01-29 11:53
原標題:看獅舞:“神秘的東方力量”新華社南寧1月28日電(記者盧羨婷、覃廣華)獅舞,在中華大地傳承千年,經久不衰。每年春節期間是舞獅最熱
2023-01-29 11:36
原標題:為何只有兔子能陪伴嫦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徐語楊《西游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原本在月宮中搗藥的玉兔溜出宮門來到下界,魅惑
2023-01-29 10:40
原標題:《流浪地球2》周邊眾籌突破5000萬參與者宜慎重評估風險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畢舸眾籌參與者應有更慎重的評估,避免沖動消費作
2023-01-29 09:35
原標題:中國的家兔從哪兒來?外源傳入的可能性更大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劉可欣雖然已經知道目前最早的兔形玉器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青
2023-01-29 09:42
原標題:趕年集張燕峰民謠里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來臘八就是年”,臘八是一個美妙的節點,響亮地吹響了人們采購年貨的號角。城市的街道上,
2023-01-29 08:44
原標題:白鹿原下的年味兒周養俊我的老家在長安白鹿原下、浐河邊上,走進農歷十二月,臘八粥的香味兒就撲鼻而來。按照老習俗,臘月初八是春節
2023-01-29 08:41
原標題:萬達影城一張電影票300元?最新說法來了澎湃新聞記者薛莎莎實習生王璟近日,網傳大連萬達國際電影城《流浪地球2》電影票標價高達300元
2023-01-29 08:38
原標題:《交換人生》熱鬧路演(引題)雷佳音廣州“炫”癍痧(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1月27日下午,春節檔電影《交換人生》來廣州路演,導演兼
2023-01-28 21:38
原標題:返鄉見聞Vlog|電影市場回暖作者:王宇張藝謀新作《滿江紅》、科幻大制作《流浪地球2》、春節常客《熊出沒·伴我“熊芯”》、諜戰片《
2023-01-28 21:36
原標題:時隔15年再上春晚(引題)王寶強:最高興的是我父親(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1月21日除夕夜,在央視2023年春晚舞臺上
2023-01-28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