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全球熱訊:淺析:云南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路徑思考

時間:2022-11-18 16:48:22    來源:云南理論網    

云南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如何把握好、運用好云南的區位優勢,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發展外向型經濟是主攻方向,跨境電子商務則是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2018年7月以來,云南省3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一系列扶持政策出臺,推動跨境電商在制度、管理、服務和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高速增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云南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轉型升級,釋放更多的內部消費潛能,實現驅動型需求,提高開放層次優化國際循環,提升產業鏈與供應鏈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對形成內外并舉的多元化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需要發揮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消費水平提升的優勢,成為推動云南高水平開放的新引擎和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


【資料圖】

云南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特點

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外貿增長“輕騎兵”。通過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和監管方式統計,2019年—2021年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分別達到1.03億元、13.53億元、42.94億元,占外貿總額的0.04%、0.50%、1.37%,年復合增長率約達247%。據天眼查數據,2021年云南跨境電子商務新注冊企業規模同比增長86%,超過全國14個百分點。2022年1月—9月,全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04.74%,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1.48%;清單量同比增長12.96%??缇畴娚套鳛橥赓Q新業態,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一支異軍突起的“輕騎兵”。

貿易品類集中度逐步提高,貿易伙伴日益多元化。2019年—2021年云南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品類主要為含糖類食品飲料、化妝品、長粒米,其中化妝品進口數量逐年遞增;出口品類主要為麟蝦皮、飾品、紡織制品。2019年—2021年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來源地主要集中在泰國、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緬甸等國家,歐洲的波蘭、法國等進口額逐漸增加;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美國、緬甸、印度尼西亞、英國、德國、老撾等國家。

貿易模式創新能力增強,帶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貿易模式不斷創新。已開展直郵直購、網購保稅、國際郵快件、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全業務模式,并打造了國際郵件、商業快件、跨境電商“三場合一”“同場作業”新模式。海外倉迅速發展。企業通過海外倉有效縮短訂單響應時間,降低整體物流成本的同時,還利用海外倉在品牌推廣、多元化服務、本地化經營等方面積極探索。綜合服務企業數量增加。綜合服務企業依托信息技術和資源整合優勢,推進外貿流程標準化和信息化,為中小微企業進出口提供通關、物流、退稅等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專業服務。各領域多渠道融合。越來越多云南企業開始利用“直播+短視頻”新零售模式,擴大優質產品影響力。電商平臺與傳統展會相融合,南博會等展會紛紛進行以線上活動為主、線下活動為輔的“云展會”。特色領域優勢凸顯。形成以鮮花、翡翠、永生花等為代表的“云品出?!笨缇畴娚坍a業集群。

監管體制逐步完善,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政策支持不斷增強。2019年以來,云南省級層面出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文件有10余個,各州、市、區也根據發展情況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省內跨境電商政策扶持機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不斷創新。昆明、德宏、紅河三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先后獲批,在通關、稅收、外匯、信用建設、風險防控等方面積極創新,跨境電商“1210”“9610”“9710”“9810”四類業務監管模式均已正常開展。在完善配套服務方面,建立了商務、海關等部門聯動合作的省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運維服務保障機制,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云南跨境電子商務面臨的“危與機”“時與勢”

問題和挑戰。一是省內發展基礎薄弱。物流成本、通道不暢等問題導致跨境物流時效降低、成本增加;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較弱,在資源整合、集成創新等方面有所不足;企業規模小,缺乏培育品牌、保護知識產權等意識,低價競爭、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二是綜合電商人才少??缇畴娮由虅諏ν赓Q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尤其對東南亞小語種人才需求逐漸增加。目前,云南僅有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等兩所本科院校開設跨境電商專業,未來一段時間云南跨境電商高質量人才或將持續緊缺。三是監管體制尚需完善。跨境電商通關、稅收和收結匯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與跨境電商的業務特點還不完全匹配,通關時間長、效率低,導致部分本地企業舍近求遠從沿海發達地區進行通關。

形勢和機遇。一是通道優勢新升級。“中老班列+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瀾湄快線”專列開通,中老泰多式聯運大通道建設推進;中越國際物流通道提質增效,云南河口—越南老街—河內—海防準軌鐵路建設,中越鐵路國際聯運與中歐班列對接正在摸索;中緬印度洋公鐵聯運新通道常態化、規模化運營。通向東南亞的經濟通道將轉化為通道經濟、落地經濟。二是規制發展新階段?!秴^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后,全球最大自貿區將疊加跨境電子商務優勢。RCEP在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國內監管框架、海關關稅等方面的規定為區域內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規制保障。隨著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的提升,跨境電商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三是消費模式新熱點。疫情期間,由于線下營銷模式受阻,傳統國際展會的中斷或取消使企業詢盤問盤日益線上化,大量外貿企業通過入駐跨境電商平臺、開設獨立站、參加云展會等方式向線上遷移,為跨境電商培養了海量消費群體。

云南跨境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路徑

通過跨境電商帶動大貿易大產業發展。云南產業聚集程度不高,對于目前跨境電商熱門品類(如服裝、飾品、家居用品等)無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因此,一方面要完善跨境電商產業布局政策,積極實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等產業體系延鏈、補鏈、拓鏈、強鏈戰略;另一方面要搶占市場先機,做好雙向開放文章,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跨境電商“買周邊到全國、賣全國到周邊”,挖掘國內外商品潛力,提升國內外市場需求,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高效整合海外倉境外服務體系功能。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運用建設—運營—移交(BOT)、結構化融資等方式在目的國建設海外倉。加強面向東南亞海外倉、邊境倉建設,并向國際物流、清關、國際營銷、加工維修、金融等方面拓展服務功能,幫助企業融入本地化運營。不斷增強海外倉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運營水平,增強供應鏈協同和風險防控能力。有條件的海外倉同步運行跨境電商展銷中心,服務于各類產品品牌境外營銷。

加強跨境電商與云南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云南區域RCEP市場前沿優勢,重點支持發展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等高原特色農業跨境電商產業。探索邊境縣(市)通過“互市貿易+跨境電商”的模式將特色農產品如茶葉、蔬菜、中藥材銷售到東南亞國家。鼓勵企業產品通過有機認證,將“綠色食品品牌”通過跨境電商推廣到全世界。探索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利用云南作為翡翠及有色寶石原材料和成品營銷基地,探索緬甸源頭加工玉石,通過直播平臺跨境銷售成品的新興模式,助力云南玉石行業往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用足區位優勢開發深耕東南亞市場。用好用足云南與東南亞地緣、人文、商務交流優勢,充分挖掘、深耕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根據谷歌、貝恩公司發布的《e-Conomy SEA 2021》報告稱,東南亞20歲—49歲人群占比高達45.3%,個人上網時長4.7小時且一半時間在社交相關的APP上,預計電子商務用戶滲透率將從2022年的53.8%增長到2025年的63.3%,由此可見東南亞電商市場潛力巨大。要加快推進深耕南亞東南亞市場的Shopee、Lazada等頭部電商平臺合作,吸引跨境電商企業、跨境供應鏈企業落戶云南省設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跨境電商區域總部、運營中心。

差異化選擇“藍?!笨缇畴娚唐脚_新路徑。隨著大型電商服務平臺流量紅利減弱,一些對于云南跨境電商企業未熟知的藍海平臺,如沃爾瑪、Allegro、Joom、Fruugo、Coupang分別針對北美、中東歐、俄羅斯、歐洲及韓國市場,這些地區電子商務正值發展黃金期,具有市場體量大、競爭小、上升期等特點,目前少有中國商品及企業入駐,通過以上平臺企業能快速進入歐美國家市場。該國家消費者更注重商品品質,對于價格的比拼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是云南跨境電商企業可供選擇的藍海發展路線。

運用新型商業模式創新跨境電商業態。運用大數據營銷分析銷售準確度,針對特定地理位置區域特定需求,合理開展各類推廣策劃與活動。利用大數據市場分析工具分析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等情況。加強社交/直播跨境電商等模式發展,運用如小紅書海外購物、TikTok等垂直海淘APP中滲透率排名靠前的平臺,以新媒體營銷和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引流,增加產品曝光量,從傳統“人找貨”轉變為“貨找人”“達人種草”的創新營銷模式,拓寬電商企業生存空間。

提升跨境電商通關便利性和完善監管體制。引導企業開展鐵路“快速通關”業務。針對跨境電商零售以及從事B2B小額外貿的中小型企業進一步放寬要求。推進“關鐵通”合作,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研究制定適合于跨境電商特征的稅收方式,支持支付機構在合規基礎上創新跨境支付,探索將訂單支付信息、物流信息作為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的依據。完善跨境電商統計監測,將跨境電商B2B數據從一般貿易數據中分離出來,及時發布。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指標列入云南開放發展水平指標體系。

培養高質量人才賦能跨境電商高速發展。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注重對電子商務高端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分類培養。著重培養既掌握東南亞、南亞小語種語言又有扎實的跨境電商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聯動云南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深化合作,打造“民辦高校+本地企業+跨境電商平臺”產教融合項目,鼓勵開展“跨境電商園區+跨境電商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不斷探索跨境電商人才的孵化模式,助力人力資源跑向跨境電商新賽道。

標簽: 電子商務 同比增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