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資訊:貓薄荷:想不到吧人類,我才是你們貓主子的“主子”

時間:2023-03-16 17:39:14    來源:科普中國網    

對于許多貓來說,貓薄荷散發的味道很容易使它們“上頭”,進而表現出一些與平常相比更為夸張的行為,例如舔舐、磨蹭、翻滾、碰瓷以及流口水。

通常這些行為被視作貓咪的一種自我嬉戲,但實際上,有研究表明,貓咪對貓薄荷做出的種種行為其實可以保護它們免受蚊蟲叮咬,而這背后故事則是貓薄荷數千年來馴化貓咪的“陰謀”....


(資料圖)

圖源:ALAMY STOCK PHOTO

一、貓貓我啊,被迷住了

貓薄荷與貓咪之間的化學反應仿佛就像我突然聽到周董的《七里香》后會不由自主地開始吟唱,著實是刻在DNA里的操作了。

通常這種反應會持續十分鐘左右,之后的半小時內貓會暫時失去對貓薄荷的興趣,而在此之后,它們又會繼續投入追尋氣味的狂熱行動。

圖源:bing圖片

這種氣味來源于貓薄荷散發的一種環烯醚萜化合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荊芥內酯。

它會進入貓的鼻組織,并與上面感覺神經元的蛋白質受體結合,形成一個神經信號。經過突觸傳播,引起嗅球神經元的反應,從而勾起大腦中負責調節情緒的杏仁核的“情緒”,并觸發大腦獎賞系統。

那么具體是一種什么信號呢?實際上來源于“假想”的性反應。

也就是說,貓薄荷以及其他可散發相似氣味的植物相當于貓貓的“催情劑”,可以短暫地讓它們迷失在對原始欲望的幻想中。

圖源:optimist daily

二、加強版的驅蟲劑

數千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貓摩擦、舔舐、啃咬貓薄荷。

與此同時,作為一種標準的草本植物,貓薄荷還受到很多食草昆蟲的“關照”。

但相較于貓貓,貓薄荷其實更討厭這些在自己身體上爬來爬去的小玩意。

如果可以腦補貓薄荷的心理過程,可能是這樣的:“貓咪畢竟只是與我玩耍,而那些植食性‘惡蟲’確是當真要取我性命,這其中厲害關系我自然是分得清楚的。”

于是,貓薄荷稍稍利用了下迷失的貓咪。

只需在一絲若有若無的氣味撩撥下,聞著味兒的貓咪就會立馬趕來,在貓薄荷的“懷中”狂蹭,一邊還哼哼唧唧的。

圖源:GLDBURGER/ISTOCK/GETTY IMAGES PLUS

在此過程中,貓不可避免地會舔和啃咬葉片,當然這也在貓薄荷的計算之內,隨著葉片被破壞,一股“強者”的氣息立馬從貓薄荷瘦弱的身軀中散發出來。

沒錯,讓貓咪為之瘋狂的環烯醚萜化合物實際上還是一種驅蟲劑,而在常規情況下,這種化合物所散發的氣味并不強烈。

但是隨著貓咪破壞葉片,愈加濃郁的環烯醚萜化合物被釋放出來,據研究人員檢測發現,受損的貓薄荷葉片釋放的環烯醚萜比完整的葉子多10 倍,足以震懾那些不懷好意的昆蟲。

貓咪舔或咬過后的銀藤和貓薄荷散發更多的環烯醚萜化合物,而沾染了貓薄荷的氣味的貓不會受到蚊子攻擊 圖源研究附圖

這種手段并不稀奇,植物會產生特定化合物來抵御食草昆蟲,而一些食草昆蟲還會攝取這些化合物并儲存在自己的身體組織或體表,以此惡心捕食者或抑制寄生蟲生長。

此外,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會利用植物釋放的“驅蟲領域”或將植物涂抹在身體表面來獲得一層“化學防御裝甲”。

例如,由達爾馬第亞除蟲菊 (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制成的驅蚊劑在人類歷史上已經使用了幾個世紀,黑猩猩也會將睡覺的地方布置在Cynometra屬植物的旁邊,以此減少蚊蟲的叮咬。

圖源:Wikipedia

貓薄荷可驅散昆蟲的特性最早記載于1638年Johannes Franck所著的《Speculum botanicum》中,但直到現代,研究者才系統地探索貓薄荷作為驅蟲劑的可能性,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一些實驗測試中,貓薄荷表現甚至優于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驅蟲劑,可以說未來可期。

而貓薄荷能產生作用的原因在于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可以引起表達TRPA1的體表神經元的厭惡反應,這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昆蟲神經系統中的離子通道,可觸發疼痛、冷、熱、瘙癢等不好的感受。

圖源研究附圖

在體外,貓薄荷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均可直接激活昆蟲TRPA1,讓它們認為這是一種不能接近的刺激物。

更厲害的是,已知的一些環烯醚萜不光對多種食草昆蟲具有趨避作用,甚至還包括非食草昆蟲如討厭的蒼蠅和蚊子。

研究驅蚊藥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將蒼蠅放進含有貓薄荷活性成分的空間內,蒼蠅都不會在其中產卵了,而蚊子也不會在涂有貓薄荷的人手臂上吸血,當然人類并不會受貓薄荷氣味的影響。

在野外,貓薄荷借助氣味屏障阻擋了大量麻煩的無脊椎動物,或許在未來,它也能成為人類揮向蚊軍的利劍。

圖源研究附圖

參考文獻:

1.Domestic cat damage to plant leaves containing iridoids enhances chemical repellency to pests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2.104455

2.The irritant receptor TRPA1 mediates the mosquito repellent effect of catnip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2.010

作者:魚魚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銀獎獲得者

清蒸魚頭、麻辣魚頭等各種魚頭愛好者

責編:咕嚕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