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快播報】節后從各地返回后會有感染風險嗎?疾控提醒:這幾種人暫緩返崗!

時間:2023-01-29 09:39:40    來源:健康時報綜合人民日報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很多人都已經回到了工作崗位。但與此同時不少人擔心,同事們從天南海北各地返回,節后返崗會不會有感染風險?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資料圖片)

01

有感染風險?

專家:概率很低

節后返崗是否有再次感染的風險?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1月27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目前全國報送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全部為奧密克戎變異株。

“據這一情況,在外地已經感染過的人,從目前看,應該還在半年的有效保護期內,加之目前的流行株仍然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免疫逃逸現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返程后被感染的風險也很小。”趙衛醫生表示,如果在返鄉后注意盡量居家,減少外出和聚集,或者沒有和有癥狀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接觸的經歷,被感染的風險就更小了。

“從全國的表現上來看,這種擔憂已經多余。春節假期已過半,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疫情。”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胡洋也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從家鄉返回后再次感染的風險很低,“大家都剛感染過,身體內還有抗體,短期內再感染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就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社會面的傳染源已大為減少,客觀上大大降低了從家鄉返回工作地路上的感染風險。當然,從謹慎的態度出發,為了避免感染,在返回路上的密閉場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除了餐飲期間,建議全程戴口罩。回到住處后,建議立即洗手和換洗外套。同時關注自己的身體情況,一旦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癥狀,及時治療。”趙衛醫生說道。

02

多地基層醫療機構:

春節陽性感染就醫人次大幅減少

春節假期期間,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曾致電多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春節期間基層醫務工作者輪班堅守在崗,做好應急準備,不過春節期間陽性感染就醫人數大幅減少。

“春節期間來社區醫院的,大多都是開藥或者解決一些小問題。但全科的、護理部的、藥學的、行政的各個崗位都要有值班人員,這是醫療單位的職責。”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社區第二衛生服務中心值班醫生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來社區醫院就診、開藥的人比較少,初三開始大概就有幾十個人了。”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該值班醫生介紹,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11種新冠疑似癥狀的人群,是社區醫院在春節期間需要重點關注的,“如果有這類人群來社區醫院就診,以及經歷過新冠感染后出現一些新的癥狀的患者,我們在用藥和治療上都要格外關注。”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東園鎮衛生院春節期間“冷清”了許多。“除了一些因為腸胃不舒服、拉肚子等需要急診的情況以外,幾乎沒什么人來。”該衛生院的值班醫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盡管如此為了應對各種可能來就診的情況,該院春節期間每個科室都有人值守,每天都有十幾位醫護人員輪流值班。

“來醫院的人少是好事。”這位值班醫生向記者表示,鎮上的人大多都已經“陽過”,來衛生院就診的比起前段時間已經少了很多。但害怕春節期間疫情有反復的情況,**衛生院都提前儲備好了藥品、相應的醫療設備等,**值班的人員和往年相比也有增加。

03

疾控提醒:

這幾種人暫緩返崗!

近日,湖南疾控、廣東疾控等多地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咽痛等新冠感染癥狀的人群,建議暫緩出行和返崗。同時給出了安全返程返崗建議。

1. 返程返崗前

做好返程規劃,盡量錯峰出行,關注途經地的天氣和路線情況,遇到大風大雨天氣,及時調整返程時間和路線,注意行車安全。

關注健康狀況,做好抗原檢測。如果有身體不適,**尤其是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或者抗原檢測呈現陽性時,建議及時治療或就地休養,**調整返程時間。

出行前準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防護物品。

2. 返程返崗途中

盡量采取自駕等方式安全出行。

如果乘坐飛機、火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應遵守秩序,服從乘務人員的管理要求,具備條件的要盡量開窗通風。

返程途中要做好自我防護,規范全程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盡可能少觸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用物品,及時正確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在清潔雙手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

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N95口罩。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

返程過程中如需排隊等待,則應注意保持1米線的距離。與人交談時,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 返程返崗后

做好抗原檢測。返程后再次進行抗原檢測,如果抗原檢測陽性,或者出現身體不適,建議推遲返崗時間。

堅持佩戴口罩。上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廂式電梯時、在辦公場所辦公時,均應規范佩戴口罩。建議隨身攜帶口罩,視不同人群場景選擇佩戴適宜的口罩。

保持辦公場所空氣流通。通風時優先打開窗戶,采用自然通風。沒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空調使用前要加強清洗和消毒,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使用時,確保室內新風量達到衛生標準要求。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工作期間,接觸快遞、清理垃圾、飯前便后等情況下,均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電梯按鈕、打卡機、辦公桌、會議桌、麥克風、門把手等公用物品或部位要做好清潔和消毒。可用含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

安全就餐。員工食堂盡量減少人員聚集,餐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購(取)餐注意手衛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就餐時最好分散就座、不扎堆。

“陽康”后也要做好防護。目前正處于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高發期。新冠康復后仍然做好呼吸道防護,可以較好地減少感染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幾率。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標簽: 人民日報 值班醫生 公共交通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