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茶農抱團謀發展

時間:2022-04-07 17:39:19    來源:中國農網    

4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青云茶葉合作社理事長楊學強就驅車沿著環湖路翻過茶山、穿過茶園前往茶農張敦奎家。剛一下車,還未站定,張敦奎就迎了上來。

“你看,今年這茶的品相多好。”張敦奎一臉驕傲地把剛炒出來的新茶展示給楊學強看。

楊學強(左)同張敦奎(右)一起正在查看剛炒出來的新茶。

“你這20多年的老手藝,炒出來的茶就是不一樣!”楊學強手捧新炒出來的鮮茶,聞著茶香贊不絕口。

張敦奎家位于浉河區董家河鎮石畈村。他的炒茶坊里茶把子飛速運轉,鮮葉在茶鍋里上下翻飛。張敦奎是青云茶葉合作社200多家成員中的一員,他的炒茶工藝是信陽毛尖手把茶炒制。

茶農張敦奎正在忙碌制茶中。

自浉河區春茶生產工作開展以來,楊學強就和青云茶社幫助茶農投入生產。“隨著信陽毛尖炒制工藝和優良品質被不斷認可,我們的產品也深受好評。新茶還沒炒出來,就有大批老客戶提前電話訂購了。”楊學強表示今年天氣非常好,前期雨水也豐富,接下來的茶葉產量和銷量方面也會有新提升。

茶葉品質提升 茶農持續收益。

楊學強于2009年返鄉創立了信陽市浉河區青云茶葉合作社。當初,各家炒茶農戶各自為戰,市場供小于求。抱著“信陽毛尖”的金字招牌,茶農們卻出現了產業做不大、品質難提升的尷尬困局。這也是楊學強決定召集大家一起“抱團取暖”的主要原因。

“從合作社成立到現在,我一直在推廣‘手把茶’這個品牌。如今,在市區內人流量較大的賓館、商超都有我們的門店,甚至在鄭州、北京等地也有我們的茶葉在銷售。”楊學強說。

青云茶社自有1000余畝茶園,托管茶園達到8000余畝,社員遍及董家河鎮樓畈村和石畈村兩個行政村。合作社不斷完善產業鏈,經營范圍包含茶葉種植、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相關技術咨詢服務和定型包裝。

茶山披綠 采茶正當時。

近幾年,楊學強腦海中不斷在琢磨“如何把‘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做好”,讓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為了讓廣大茶農受益,我們探索推進了茶產業一、二、三融合發展。現在我們投資3千萬建設了茶葉深加工標準車間,專門用于生產茶多酚等茶葉附屬產品,發揮茶葉最大的經濟效益。”楊學強表示,車間將于今年6月份完工投產。

在楊學強眼里,浉河區具有茶產業發展后勁十足、生態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絕佳等優勢,隨著交旅文創融合發展,進入茶鄉的游客會越來越多。對于青云茶社來說,在浉河區發展是實現茶產業三產閉環融合、開拓多元化市場的最佳選擇。

作者:葉楠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王帥杰

標簽: 信陽毛尖 董家河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