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每到天氣轉涼的時候,總有許多關于腰椎的文章。
其中一些,還會給出詳細的數據,站著腰椎受力多少,坐著腰椎受力多少……
【資料圖】
網傳說法 來源:微博
真是奇了怪哉。人有高矮胖瘦,腰椎受力怎么會一樣呢?再者,腰椎和季節有什么關系呢?
要解答這些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腰椎。
當我們談腰椎的時候
我們到底在談些什么?
一說到腰疼,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向著后腰摸去。其實,后腰上能摸到的,是腰椎的一部分,叫作棘突;而人們談論的“腰疼”,通常和腰椎間盤突出有關。
椎間盤,和辦公椅上的氣壓棒有點像。上下兩頭,連著椎體上的軟骨;四周是一圈一圈的纖維組織,起著限制和保護的作用;中間是膠狀的髓核,負責承受、分散壓力。
椎間盤示意圖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不過,椎間盤比氣壓棒厲害多了。
一般來說,辦公椅的承重極限在150公斤上下;髓核的極限,則在300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髓核具有動態適應的能力。當脊柱受壓的時候,排出水分,將壓力分散到下方椎體和周圍韌帶、肌肉中去;壓力消失以后,髓核又從四周吸收水分,維持脊柱正常的形態。正是因為這種適應,我們才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椎間盤為什么會突出?
辦公椅因為設計和用料,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如果使用的時候不愛惜,會壞得更快。椎間盤也是一樣,存在不完美、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腰椎的髓核,不是在椎間盤正中間,而是稍微偏向后方,周圍的纖維環、韌帶,也是前面結實、后面薄弱。好比說一個氣壓泵,如果打孔偏后一些,那么,當椅子往前傾斜的時候,其后壁就有可能裂開。
第二,髓核的承壓能力和含水量密切相關,而含水量,又與年齡有關。嬰兒的髓核含水量,大約為90%,到了30歲,便只剩下70%,而后保持穩定,直至老年。
30歲,往往是一個人最需要做體力活的時候,腰椎間盤偏偏在這個時候會變弱。這也是為什么,腰椎間盤突出常出現在青壯年男性身上。
第三,對于女性,懷孕期間,全身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以接納新生命的到來。比如,韌帶系統變得松弛,腰部受力卻變大,因此,容易遇到椎間盤問題。
第四,就是日常活動中的腰部受力。
上個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對腰椎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量。假如一個人站立時的脊柱受力記為1(100%),那么,坐著時,脊柱受力增加到1.5(150%),伏案工作時,可以達到2.7(270%)。
不同姿勢下的脊柱受力 來源:參考資料8
當然,這個結果不是全無爭議。近年來的某些研究顯示,放松坐姿下,椎間盤受到的壓力小于站立姿態。不過,有一點是公認的:坐位前屈,即伏案工作那個姿勢,更容易出現椎間盤損傷。
腰疼一定是椎間盤的錯?
說到這里,肯定有讀者會問:腰疼,就是椎間盤突出嗎?
也不盡然。實際上,腰疼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身體問題。國外的研究顯示,輕體力勞動者的53%、重體力勞動者的64%,出現過腰痛。《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2017年我國就業人口7.76億人。由此估算,至少4億人出現過腰痛。
這些疼痛,可能跟椎間盤有關,也可能是其他組織損傷引起。因此,遇到腰疼,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一下。既往身體狀態、體格檢查,以及X線、CT、MRI,都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腰疼的原因 來源:作者自制
一旦確診了腰椎間盤突出,就要小心了。椅子的氣壓泵壞了,大不了換新的;椎間盤邊上可是錐孔,里面藏著神經。如果放著不管的話,椎間盤壓迫到神經,可能引起下肢麻木、坐骨神經痛;最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感覺減退、大小便失禁。
出現腰疼,是不是要一直臥床休息?
不是。
這里又要說回到髓核。髓核里幾乎沒有血管,椎間盤需要的養料,都從周圍的液體中擴散而來。具體一點說,髓核就像一個小水泵。
當脊柱受壓的時候,它把舊的液體排出去;等到壓力消失,再吸入新鮮的、富含養料的液體。因此,長期臥床休息,其實不利于椎間盤恢復。
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因素 來源:作者自制
根據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可以將這種疾病分為5類。
其中,最常見的是膨出型,纖維環部分破裂,但表層還算完整;髓核壓迫神經,不過總體不算嚴重。再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髓核離開生理位置之后,會慢慢萎縮、變小,對神經的壓迫隨之減輕。
因此,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手術,只需保守治療;而治療效果也不壞,有八九成的成功率。
保守治療的方法很多,服藥、打針、牽引、按摩、針灸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醫生商量一個合適的方案即可。
手術治療,也沒有什么好怕的,只要選擇正規醫院,提前了解手術指征和手術風險,做到心中有數就好。此外,近年來有些新興的療法,假以時日,也許腰椎間盤突出不再是個難題。
那么,怎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呢?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對于已經患病的人,重點在于防止復發。
很多患者,因為起病突然、疼痛難忍,所以抱怨自己平日不注意運動,想著立刻鍛煉一番。
其實,雖然運動對于防止復發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專家們建議不要立刻開始——先等病情穩住了,過個兩三周再說。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盡量選擇對脊柱比較友好的,比如游泳、散步、太極拳。
傳統上認為,硬床板對腰椎最好。不過,2003年,歐洲的一項研究顯示,中等硬度的床墊才是首選。
如果疼得厲害,可以考慮仰臥,在腿下面墊上墊子,分散一些椎間盤的壓力。至于腰部護具,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腰墊、坐墊,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就行。
如何保護腰 來源:作者自制
對于一般人,最重要的是避免久坐。每兩個小時,起來活動一下。這樣不僅對腰好,對全身都好——我國學者的研究顯示,連續6個小時久坐的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都更大。
結語
說到這里,我們回頭看看開頭的問題該怎么回答?
問題1:為什么要注意保暖?
答案:因為腰椎后方的肌肉、脂肪較少,容易受到低溫影響。嚴重受寒,可能引起腰椎關節僵硬、神經根水腫。
問題2:開頭圖片里的說法正確嗎?
答案:不正確。腰椎受力的大小,因人而異;對同一個人來說,伏案而坐比自然站立更“費腰”。
參考文獻
[1] 李明,何大為主編. 腰椎間盤突出癥 第3版[M/OL].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1[2022-10-23]. http://book.ucdrs.superlib.net/views/specific/2929/bookDetail.jsp?dxNumber=000030482208&d=D2444FABB8615F93C0ADC3A3C9034C06&fenlei=1609100105.
[2] 周謀望, 岳壽偉, 何成奇.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7, 32(02): 129-135.
[3]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脊柱外科學組,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科康復學組. 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J]. 中華骨科雜志, 2020(08): 477-487.
[4] 王祥瑞, 馮智英, 張小梅. 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中國疼痛專家共識[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20, 26(01): 2-6.
[5] CAO Z, XU C, ZHANG P, et al.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dverse health conditions: Outcome-wide analyses using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model[J/OL]. eClinicalMedicine, 2022,48[2022-10-23].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2)00154-7/fulltext. DOI:10.1016/j.eclinm.2022.101424.
[6] EISENSTEIN S M, BALAIN B, ROBERTS S.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Pathologies[J/OL]. Cartilage, 2020, 11(2): 143-151. DOI:10.1177/1947603520907665.
[7] ALAMIN T F, AGARWAL V, ZAGEL A, et al. The effect of standing vs. variants of the seated position on lumbar intersegmental angulation and spacing: a radiographic study of 20 asymptomatic subjects[J/OL]. Journal of SpineSurgery,2018,4(3):509-515. DOI:10.21037/jss.2018.08.03.
[8] NACHEMSON A.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w-back pain: a review of the mechanics of the lumbar disc[J/OL]. Rheumatology and Rehabilitation,1975,14(3):129-143.DOI:10.1093/rheumatology/14.3.129.
END
作者:趙言昌 科普作家
責編:咕嚕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馬王堆漢墓新發現:出土絲織品中織有成句吉祥語新華社長沙10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張玉潔、孫毅記者27日從湖南博物院獲悉,湖南博物院專
2022-10-27 16:44
原標題:江西贛州發現“贛南道東關”石柱系清代重要文物近日,江西贛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組織人員在贛州城東貢江河道考察時,在贛州市建春門
2022-10-27 16:34
原標題:非遺“活化”成熱門話題(引題)這群“90后”年輕人讓非遺走進生活(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馬思泳嶺南熱土,歷史底蘊深厚,以非遺文化為
2022-10-27 15:26
原標題:400年“國保”古建“三多堂”里的新“三多”中新網晉中10月27日電?中新網記者陸祁國“‘三多堂’又名曹家大院,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2022-10-27 15:33
原標題:寶源路:造訪百年民居穿越似水流年文 羊城晚報記者王敏圖 羊城晚報記者陳秋明在寶華路和龍津西路兩條大名鼎鼎的歷史文化街區之間,隱
2022-10-27 15:37
原標題:一張照片刺激出一部高分劇(引題)《大考》靠“真實”打動人(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正在北京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大考》,是國家廣
2022-10-27 15:28
原標題:“城市音樂周”走進首創郎園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在改造老舊廠房、聚集文創產業、助力城市更新的層面,近年來,首創郎園在北京的三
2022-10-27 15:25
原標題:馮鞏趙炎被推薦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新網10月26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26日消息,中國廣播藝術團發布公示,根據《文化和旅
2022-10-27 09:39
原標題:“Z時代”大學生創客逐夢古都安陽:將甲骨文元素融入產品中新網安陽10月26日電?“甲骨文是體現殷商文化的主要元素符號,我們利用學校
2022-10-27 09:48
原標題:第五屆進博會文物類展品完成進境查驗貨值約3 16億元10月26日下午,參展第五屆進博會的文物類展品完成查驗,辦理文物臨時進境登記審核
2022-10-27 09:28
原標題: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引題)11個戲種北京競演(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11月2日至12月31日,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之第九屆當代
2022-10-26 17:33
原標題:四大名著今年將全部完成《簡愛》《基督山伯爵》等上線播出(引題)錄制有聲劇上譯廠“跨行”出新(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實習
2022-10-26 15:34
原標題:《紅與黑》12月登大劇院歌劇廳(主題)導演孟京輝主演梅婷分享創作解讀(副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由司湯達巨著改編而成的先鋒戲劇
2022-10-26 15:29
原標題:蘇有朋憑借綜藝《披荊斬棘2》成功翻紅(引題)用誠意和努力“披荊斬棘”(主題)今晚報記者高爽在綜藝《披荊斬棘2》(上圖)中,蘇有
2022-10-26 15:31
原標題:全國45家主要網絡文學網站2021年新增作品250多萬部,存量作品超過3000萬部,但年內改編成影視劇目的僅100多部——(引題)網絡文學IP
2022-10-26 15:42
原標題:與旅游相融合帶動增收致富(引題)甘肅非遺百花齊放結碩果(主題)牛瑩祁曉亮中國旅游報記者張隴堂近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
2022-10-26 15:29
原標題:千年古隆中今朝意更新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瞿祥濤“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2022-10-26 09:38
原標題:全程高效扶持孵化網絡精品樹立行業標桿(引題)網絡視聽精品“實訓營”開全國之先(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開播即登熱搜的《一年一
2022-10-26 09:45
原標題:上海市民藝術夜校讓申城閃耀著藝術之光黃藝芹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散落在申城的文化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美術館、圖書館,甚至是企
2022-10-26 09:40
原標題:《文物之美》帶青少年領略中華文明北京日報訊(記者路艷霞)《文物之美》新書發布會近日在人民美術出版社舉行。據了解,《文物之美》
2022-10-26 09:37
原標題:廣西柳州:(引題)鄉村文化人才振興的“火塘”越燒越旺(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廣西記者?郭凱倩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2年公
2022-10-26 09:30
原標題:以典故橋梁詞曲展現博大中華文化(引題)“九說中國”系列圖書推新作(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從詩詞、漢字、節日、典故等多個維
2022-10-26 08:30
原標題:福建漳州南靖縣田螺坑村(引題)梯田土樓古韻悠悠(走進傳統村落)(主題)人民日報記者王崟欣福建土樓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圍攏型
2022-10-26 08:38
原標題:網絡劇《血戰松毛嶺》影像書寫青春黨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10月2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的革命
2022-10-26 08:29
原標題:傳統戲曲火遍青春校園光明日報記者王笑妃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發《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戲曲進
2022-10-26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