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一直以來,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讓煙葉產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煙農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煙區成為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萬壽菊豐收。邢慧穎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烤煙+N模式,鋪就致富“新路子”
2021年11月,在宜良縣狗街鎮槽溝村委會上陶家箐村,李曉春開始試種羊肚菌。第二年年初,迎來了第一次采收。第一次到市場售賣,他的羊肚菌就賣出了200元/公斤的均價。后期開始大量采收后,他利用網絡渠道進行零售,單價提高到320元/公斤,而且供不應求。
“我去年只有2畝,產量400公斤,收入6萬元,再加上種植的40畝烤煙,去年總收入28萬元,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數字”。李曉春說,村里人看到羊肚菌能帶來這么高的收益都躍躍欲試。2022年,他擴大種植面積到20畝,目前還成立了一家農業公司,打算通過烤煙+羊肚菌的種植模式,帶動更多煙農增收致富。
與李曉春不同,每年10月,楊秀昌采收完烤煙種上青稞,不僅能增加收入,更是他來年能種出高品質烤煙的“秘訣”。
李曉春家羊肚菌第一次采收。
“以前我們村的這些田地在收完烤煙后大部分都是空閑的,只有少部分人會種點玉米或者是青稞,后來我們發現,在煙后種青稞的那幾家人的烤煙每年都能賣出好價錢,加上煙草公司也在宣傳動員我們進行輪作,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了烤煙和青稞輪作的好處,煙后種青稞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楊秀昌笑著說道。
青稞成熟后,楊秀昌把青稞秸稈連同穗粒一起放入機器中打成糠,售賣給上門收購的養殖場。一畝青稞可打成700-800公斤糠,可以帶來1200-1400元的收入。“每年烤煙+青稞進行輪作后,每畝地的收入大概是6000塊左右,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楊秀昌說。
在宜良縣,像李曉春、楊秀昌一樣走出多元化發展路子的煙農還有很多,通過“烤煙+羊肚菌”,“烤煙+青稞”“烤煙+蔬菜”,“烤煙+苦蕎”等的輪作方式讓“煙后產業”得到延伸的同時,也讓錢包越來越鼓。他們紛紛表示,“多虧黨的好政策,煙草公司,煙農合作社的大力幫助和扶持,‘錢’途會越走越寬廣!”
多元產業,紅土“掘金”
在宜良縣耿家營鄉,這里的“兩灣”景區暨馬蹄灣創意農業示范園依托河灣、馬蹄灣片區內優質煙田500余畝與250畝彩色水稻,相得益彰。“兩灣是最能代表耿家營鄉美麗山河風光的景區,烤煙則是耿家營鄉的支柱產業,將烤煙和彩色水稻相結合,就是我們耿家營鄉最鮮明的旗幟;同時,也是宜良縣七彩夢想.宜品良鋪的后備箱計劃品牌。”宜良縣耿家營鄉鄉長介紹。
宜良分公司耿家營煙站積極響應鄉黨委政府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鄉村山水風光持續做優做強鄉村旅游的政策,在“兩灣”風景區內落實好田種好煙500余畝,以多種形式提升煙葉種植收入,著力帶動鄉村農民就業,充分展現烤煙作為耿家營鄉支柱產業的地位和形象。
宜良縣九鄉鄉是一個農業大鄉,也是縣里最大的煙區。萬壽菊、辣椒作為鄉里培育的“橙色產業”“紅色產業”。每畝萬壽菊產量高達3噸,不僅能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也點綴了鄉村旅游的優美景色。2022年,九鄉鄉共種植小米辣2萬余畝,均價7元每公斤,是九鄉鄉農戶的重要經濟收入之一
九鄉鄉多元產業齊頭并進,鄉村靚了、村民富了,一首鄉村振興之曲正在演奏。
以干巴菌為主的林下產業是宜良縣狗街鎮小哨的支柱產業,而2022年開啟的烤煙種植為小哨注入了致富“新動能”。同時,小哨的旅游業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以菌促農,以農促旅。
“今年我們小哨社區的干巴菌產量是15.7噸,帶來的經濟效益大約是457萬元,包山拾菌實現了人均分紅4000元左右,烤煙種植帶來了戶均10.7萬元的高收入。今年共計接待游客30萬人次,總體發展形勢向好。明年在保證干巴菌和旅游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動員更多的農戶加入烤煙種植,擴大烤煙產業受益面。”小哨社區書記李海彬說。
宜良縣九鄉煙農喜迎豐收。 邢慧穎 攝
農田又添“豐收賬”,煙農笑開懷
宜良縣九鄉農友烤煙種植合作社收購煙農們的干煙桿,通過機器粉碎、混合、擠壓、烘干后加工成生物質燃料,作為來年生物質烤房的清潔燃料。“九鄉每年至少消耗生物質燃料1千到2千噸,占烤房所需燃料的三分之一。以前煙農們交完煙,地里頭的煙桿要么拔了丟田里,要么開著機器打碎在地里,有些煙桿還殘留著病毒,不清理出田地容易導致來年煙葉病蟲害多發。現在煙農將廢棄煙桿賣到合作社,一畝地的干煙桿差不多又能賺個100來塊,加工好的生物質燃料比煤燒起來還便宜,能省下不少錢,他們老早早就曬干了煙桿到我們這交售!”合作社工作人員周建華介紹道。
在推進煙草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生物質燃料這一新型燃料實現了煙桿“變廢為寶”的利用價值。目前,九鄉煙區共656座生物質烤房,生物質燃料的需求大,回收煙桿3萬余畝,煙農每畝可增收100元。
在宜良縣狗街鎮槽溝收購點,煙農們將一捆捆從煙田回收的廢舊地膜運到煙點,再由合作社人員統一稱重、集中回收。合作社理事長楊躍文表示:“前幾年的地膜回收工作根本無法開展,煙農嫌麻煩,都不愿意把地膜拉來集中回收。最近兩年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大家都知道了廢舊地膜產生的危害有多嚴重,加之煙草公司以3元/公斤的標準補貼煙農進行地膜回收,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起來了,每年都能以100%的回收率完成任務。”
產業興,則致富門路寬。在不斷夯實行業與煙區煙農的共同發展基礎的道路上,宜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統籌,鼓勵引導扶持煙農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探索出更多富農增收的新路子,確保煙區持續健康發展,不斷促進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和農村繁榮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陳俊 文/圖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面對面|向光而行專訪歌手周深兔年春晚,周深傾情演唱了歌曲《花開無憂》。作為近年來涌現的實力歌手之一,周深有著很高人氣,他空靈
2023-01-23 09:53
原標題:正月初二,回門日??按照傳統習俗大年初二是女兒“回娘家”姑爺給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回娘家的女兒通常會攜帶一些禮物和紅包分給娘家
2023-01-23 09:54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奪周末票房六連冠中新社洛杉磯1月22日電(記者張朔)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
2023-01-23 09:32
原標題:大年初二話年俗:吃面祭神回娘家迎春納福吉祥如意大年初二,是農歷新年的第二天,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是女兒回門、歸寧的日子,女兒
2023-01-23 08:53
原標題:2023大年初一電影票房突破13億元光明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牛夢笛)今年春節,去電影院看電影這一“新年俗”正在延續。今年春節檔,
2023-01-23 08:32
原標題:兔年大吉!網友:原來古人也逃不過可愛兔兔時節不居,歲月如流。我們即將告別壬寅虎年,迎來嶄新的癸卯兔年,新的開始,帶來新的起點
2023-01-23 07:33
原標題:春自卯時報起福由玉兔奉來今年是農歷癸卯兔年,人們將兔視為祥瑞,兔的文化寓意體現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版特邀考古學家、國家
2023-01-23 07:45
原標題:呼叫鄉親們!咱村里的晚會要開始啦!正月初一春來到,開門爆竹滿堂紅!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看央視春晚已經成為家家戶戶
2023-01-23 05:43
原標題:觀影熱情高漲!大年初一總票房突破16億“最強春節檔”來了?大年初一觀眾觀影熱情高漲!“春節賀歲檔”,有七部新電影登場。從體量到
2023-01-23 05:44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到博物館過“文化年”“新國潮”添“新年味”中新網成都1月22日電(賀劭清單鵬)焚香點茶、觀快閃話劇、做瑞兔花燈……
2023-01-22 17:33
原標題:《兔逢新春喜事來——2023新春喜劇之夜》:眾星集結迎新春,陪您歡笑過大年!兔逢新春喜事來,喜劇之夜樂開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
2023-01-22 14:38
原標題:截至1月22日0時,2023春節檔預售總票房9 01億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1月22日0時,2023年春節檔實時預售總票房達9 01億。《流浪地球2
2023-01-22 13:55
原標題:國產影片發力家國情懷點燃觀影熱情央視網消息:據了解,在2023年春節檔上映的影片當中,國產影片成為主力軍。多部影片將“家國情懷”
2023-01-22 13:53
原標題:春節的十個小知識:春節為啥又叫新正、元日?中新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上官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新春佳
2023-01-22 13:51
原標題:這屆春晚算是把諧音梗玩6了!你最喜歡的梗是哪個?中新網北京1月22日電(劉越)今晚看了春晚的觀眾一定會不約而同地誕生一個想法:這
2023-01-22 11:37
原標題:遺憾!今年春晚聽不到她的歌聲,本人回應了澎湃新聞綜合報道1月20日晚間,央視兔年春晚節目單發布。有網友發現今年春晚沒有李谷一,壓
2023-01-22 06:56
原標題:過年丨新年拜年有講究,拱手禮這些細節你知道嗎?每年除夕夜,《新聞聯播》主播都會向大家拱手拜年。這個小小的動作,蘊含著中華民族
2023-01-21 15:50
原標題:過年的花炮和花燈我們中國傳統過年,講究放花炮和掛花燈。一是震天的聲響,一是絢爛的燈光,有聲有色,從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2023-01-21 14:55
“過年”原標題:走心演繹!一首原創國風音樂溫暖回家路央視網消息:“圍爐坐,香氣漫,守舊歲,迎新年……”音樂一響,年味兒來了!一首兔年
2023-01-21 13:53
原標題:春節檔電影、總臺春晚進入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史競男)國家版權局19日、20日連續發布2023年度第一批
2023-01-21 09:32
原標題:張燈結彩迎新春!文化展演、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濃濃年味春節臨近,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文化展演、民俗活動、燈光秀烘托
2023-01-21 07:46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農歷新年將至,不少人發現去年的除夕是臘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臘月三十。年三十為啥時有時無?
2023-01-20 18:47
原標題:千年文物說節氣丨大寒在數千年的歲月積淀中,文物和節氣是講述歷史文化的載體,是探究中華文明內涵的“鑰匙”。當這兩個千年“老伙計
2023-01-20 15:48
原標題:今日大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孫震今天16時29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2023-01-20 09:37
原標題:灣區三地情共融同聲同氣鬧新春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雨馨近日,記者了解到,由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01-20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