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團購賽道浪潮退卻,市場重歸冷靜的當下,我們認為應該重新審視這一模式的價值與前景。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區域社區團購平臺普遍呈現出“萬物皆可銷售”的特點。舉例來說,量子美食曾一次賣出過1.8萬張洗浴中心團購券;知花知果的油煙機清潔服務銷售超過4000次;叼到家則單獨上線了“叼生活”頻道,銷售生活服務類產品;位于安徽池州的團購平臺鄰鄰供銷已經有1000家線下店入駐,平臺業務涉及餐飲、電影票、體檢套餐等產品。
從生鮮、食品等常規商品的銷售到涉足本地生活,社區團購平臺在拓展業務邊界的同時,展現出了模式的想象空間。
(資料圖)
一方面,依賴消費者對團長的信任,社區團購匯聚了龐大的流量。可以在銷售高頻剛需類產品基礎上,疊加其他產品和服務。“社區團購的最大價值是具備‘流量入口’屬性,規模天花板極高,我預計未來量子美食生活服務的銷售占比將超過實物商品。”量子美食創始人鄭永旗說道。
另一方面,區域社區團購平臺的布局則是謀求長期發展的一個體現。鄰鄰供銷創始人周漢東表示,“獨立的社區團購業務難以支撐企業的持續發展,參與其中的互聯網巨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平臺必須尋求新的出路”。
因此,從長遠出發,履約簡單、利潤更高的本地生活業務,將彌補社區團購原有模式的短板,成為平臺改善經營現狀,打破增長限制的重要手段。這個過程中,部分企業會從單純的賣貨平臺進化為綜合性的社區服務中心,而社區團購也將在社區商業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1低門檻的生意
正如菜鳥驛站成為社區商業的流量入口。在從業者看來,社區團購平臺布局本地生活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于具備一定規模的社區團購平臺而言,高頻剛需的生鮮等產品銷售為平臺帶來了充足的流量。同時,通過團長的熟人背書,讓消費者對平臺產生了信任感。因此,社區團購平臺能夠銷售各類產品。其中既有消費者認知度較低的白牌商品,也有生活服務類產品。
“購物時,消費者看重的要素是統一的。只要產品性價比高,團長在微信群分享后,有需要的人自然就會購買,不會因為是服務類產品就放棄購買”,鄭永旗說道。
事實上,社區團購平臺并非在近期才涉足本地生活。2021年的采訪中,九佰街總經理王世林就告訴《第三只眼看零售》,平臺已經通過異業合作銷售溫泉票、電影票、餐飲代金券等。知花知果創始人蔡世龍也表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嘗試這類產品。
目前,多數區域社區團購平臺都已涉及相關業務。可以說,具備一定規模的社區團購平臺都擁有開展本地生活業務的能力。
從數據看,生活服務類產品在社區團購上的銷售也相當可觀。據了解,九佰街曾在幾小時內售出過三千多張溫泉門票,小許到家組織的帶團旅游能夠召集上千人參與,有井有田推出的1000份肯德基7折套餐,上線20分鐘后便售罄。叼到家小程序顯示,66元的空調清洗套餐已經銷售22000份。
在本地生活業務上,平臺的盈利主要來自商家的銷售傭金。整個交易過程不涉及損耗、履約等問題,平臺也不直接承擔產品問題的責任。因此,這一業務幾乎沒有成本,且對于平臺采購、運營能力要求相對較低,是提高平臺銷售、毛利的一個有效手段。
有團購平臺負責人表示,之前銷售的某電話儲值卡,售出一張平臺和團長可以分別拿到60塊錢的傭金,傭金甚至高于銷售額。據了解,量子美食在這一業務上平均可以拿到30%的傭金,分給團長一半后,利潤也高于平臺平均水平。
社區團購平臺布局本地生活外,不僅較平臺原有業務更具優勢,對比美團、口碑等平臺也具備一定優勢。
社區團購模式下,團長集中推薦能夠整合消費需求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訂單。考慮到薄利多銷,商家會給出更為優惠的價格。“盡管體量大,但美團仍然是‘人找貨’邏輯。社區團購則在主動引導消費者消費。比如,消費者在不知道家里需要除螨、空調需要清洗時,是不會去美團搜索的。但我們團長發產品發到群里,消費者就有可能會購買”,鄭永旗說道。
另一方面,傳統電商平臺商家需要花錢買流量,才能觸達更多的消費者,推廣成本較高。在社區團購平臺則不涉及這一問題,借助于社群,商品都能夠直接被消費者看到。
同時,多數社區團購平臺收取的傭金也會低于美團等平臺。周漢東表示,美團可能要對商家收取20%左右的傭金,但鄰鄰供銷的傭金基本都控制在5%—8%。也正是得益于此,社區團購能夠在商品售價更低的情況下,保證商家利潤不受影響。
此外,在美團等平臺滲透率不高的縣域市場,社區團購在本地生活上的布局則是對市場空白的補充,優勢更為顯著。
2從團購到社區服務平臺
“現在各區域的地方團購平臺被稱為‘野團’。這不僅僅是因為規模小,也與平臺只關注短期效益,而忽略中長期發展有關。實際上,區域社區團購平臺的出路在哪里?這是一個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周漢東說道。
面對這一問題,在采訪后《第三只眼看零售》認為,本地生活或將成為社區團購平臺實現持續發展的機會所在。
事實上,盡管社區團購賽道的戰事告一段落,多數平臺暫時擺脫了生存問題。但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這一業態能否獨立發展尚且沒有確定答案。
美團優選等資本團燒錢百億仍處于虧損階段,部分區域社區團購平臺的盈利則是通過精簡團隊、壓縮履約成本實現的。行業不乏10人左右的團隊管理數百個團長的情況。加之,團批、直播電商、折扣店等不斷掀起新的價格戰,加劇社區團購平臺的盈利困境問題。
“目前來看,社區團購依賴價格比拼,單純銷售爆品,對平臺長期發展已經沒有太大意義”,鄭永旗說道。
這帶來的問題是,平臺難以在業務上做拓展和擴張,持續發展。因而發展本地生活,能夠通過高利潤、高客單價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短板。事實上,不少區域社區團購平臺銷售生活服務類產品的初衷就在于利潤更高。
從更為長遠的角度看,社區團購的業務增長和競爭力的打造,也離不開平臺在本地生活上的布局。
一方面,相較于社區團購,本地生活具備更大的增長空間。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9.5萬億元,到2025年預計增長至35.3萬億元。相較之下,整個社區團購的市場則還處在千億規模上,且增長開始放緩。從這一角度看,本地生活將有機會成為社區團購平臺的“第二增長曲線”。
另一方面,單純商品的銷售很難擺脫同質化競爭的問題,企業也很難保證消費者留存與復購。但提供生活服務類商品豐富日常使用場景,可以提供消費者使用頻率,增加平臺的用戶黏性。
回過頭來看,在互聯網巨頭的沖擊下,區域社區團購平臺能夠存活下來,主要得益于前期培養了一批忠誠的團長和用戶。可以說,這就是區域社區團購平臺應對市場競爭,實現持續發展的壁壘所在。
針對上述幾點,不少區域社區團購平臺都有清晰認知。一個表現是,企業對自身規劃并未局限在團購賽道,而是著眼于整個社區生意,希望成為覆蓋居民吃喝玩樂的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本地生活在這其中不可或缺。
目前,已經能夠看到社區團購平臺“轉型”社區服務平臺的跡象。知花之果、叼到家等平臺已經在小程序首頁,已經為生活服務業務設置了獨立于團購的入口。從涉及的具體業務看,社區團購平臺則已經涵蓋了體檢、電器清洗、餐飲、電影票、旅游門票等業務。此前,社區團購平臺對于團長的培訓,開出的線下門店,也在成為拓展社區服務的重要途徑。
在此之外,量子美食推出了社區信息交流平臺,同時還在籌備代駕業務,不斷尋求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對于商品、服務、信息的需求。而鄰鄰供銷則通過與當地企事業合作代發放工會福利,將老師、醫生、公務員等具備消費能力的用戶,留存在了自己的平臺上,并開發出面向全國市場的服務。
可以預見,未來區域社區團購平臺將更多涉足本地生活,也將在社區商業中發揮更大作用。對于平臺而言,過去三年,疫情爆發與互聯網企業的大量入局,讓不少平臺“疲于奔命”。目前,社區團購已經恢復常態化經營。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已進入新的階段,企業需要從“求生存”轉向“求發展”。這個過程中平臺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淘汰賽。
標簽:
上一篇:第二屆全球品牌出海峰會將于4月18日在杭州舉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白展堂的“葵花點穴手”,靠譜嗎?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上官云)在“下飯劇”《武林外傳》中,有一個橋段曾令很多小朋友爭相模仿
2023-04-12 12:54
原標題:這位兩院院士的故事被搬上話劇舞臺光明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季雅寧記者張士英“我的腳下只有一條路,這就是中國的雷達發展之路,因此,
2023-04-12 12:34
原標題:《白塔之光》角逐北影節“天壇獎”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22日開幕,電影《白塔之光》將在電影節期間迎
2023-04-12 12:48
原標題:合作才能多方共贏??????????????????????????????????
2023-04-12 11:39
原標題:《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市場規模實現8 8%高速增長(引題)網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有力載體(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
2023-04-12 11:56
原標題:在“微”中彰顯時代大主題,在“短”中呈現社會新氣象,在“劇”中樹立行業高標準(引題)微短劇,吸引人更要留住人(主題)網絡微短
2023-04-12 11:54
原標題:當代文學紅色經典搬上舞臺,為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第100部劇目(引題)歌劇《青春之歌》數年打磨首演在即(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
2023-04-12 11:51
原標題:紀錄片《家事如天》:在情與法中探尋為民初心近日,全國首部記錄家事審判工作的原生態法治紀錄片《家事如天》第三季在央視播出。這檔
2023-04-12 11:39
原標題:現實題材創作持續走熱(主題)——《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解讀(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
2023-04-12 10:56
原標題:安徽開展文化惠民巡演鄉村行活動人民日報合肥4月11日電(記者田先進)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決定組織開展2023年全省文化惠民巡演鄉
2023-04-12 10:35
原標題:2023杭州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亞運專場舉行中新網杭州4月11日電(錢晨菲)11日晚,杭州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舉行2023杭州國
2023-04-12 10:55
原標題:山西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太原4月11日電(記者鄭洋洋)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關于推動新時代山西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
2023-04-12 10:34
原標題:Livehouse“大爆”,從業者卻希望演出市場冷靜一下(引題)“過載演出易致疲憊需要走進良性循環”(主題)解放日報記者劉暢位于合肥罍
2023-04-12 10:57
原標題:演員楊皓宇:你敢讓我來,我就敢給你一個五彩斑斕的春天澎湃新聞記者陳晨實習生耿乃丁《宇宙探索編輯部》上映后,主演楊皓宇每天都過
2023-04-12 09:56
原標題:浙江民間文化觀察:74個“湖州節”何以歷久彌新?中新網湖州4月11日電(施紫楠張志煒)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是經過一代代人的實踐
2023-04-12 08:38
原標題:話劇《這些年》演繹時代變遷新華日報訊(記者于鋒)4月11日晚,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秀劇目展演迎來話劇《這些年》的精彩上
2023-04-12 08:54
原標題:《稍微想起一些》回到戀愛“終結時”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用倒敘手法娓娓刻畫男女主角從相識到分手的六年戀情點滴,日本高分愛情
2023-04-12 08:49
原標題:沒有講故事的野心卻成就了形式的完滿,最近上映的游戲電影像是豪華版的游戲宣傳片(引題)情懷大于故事,游戲電影重在“還原”?(主
2023-04-12 08:39
原標題:“我很想知道老了會怎樣”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丹萍?張學友今年61歲,明年將是他出道的40周年。歲月的流逝似乎是突然發生的。不
2023-04-12 08:42
中工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鄂璠)2023年4月11日下午,中國首部海上反恐題材影片《深海危機》在北京舉行電影全球首映禮,主創團隊成員紛紛表達
2023-04-12 07:45
原標題:“文化先行官”推動鄉村公共服務創新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田國壘通訊員吉翔“周一學學樂器、周二練練書法、周三跟著老師了解齊河非遺,
2023-04-12 05:46
原標題:北京西城舉辦第二十一屆丁香詩會暨第十七屆丁香筆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于志強4月10日下午,丁香盛開、春意盎然,法源寺
2023-04-11 22:39
原標題:87歲卞祖善指揮80分鐘《成都》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樂手就位后,87歲的著名指揮家卞祖善上場。他一頭銀發,步伐穩健,站在指揮臺上
2023-04-11 16:54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95%實景拍攝再現真實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已登陸全國IMAX影
2023-04-11 14:42
原標題:沉浸式全息劇《遇見·楚莊王》亮相湖北省博物館——(引題)文博陣地講好中華故事的有益探索(主題)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瞿祥濤涅槃
2023-04-11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