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在平谷大地寫下強農興村的青春篇章

時間:2023-08-11 14:32:37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片)

8月11日,北京市平谷區組織召開“走進平谷農業中關村 服務首都鄉村振興”“千人百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座談會。據悉,來自全國67所高校的1034名大學生,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活動中,通過深入基層走訪調查、田間勞作、直播助農、鄉村問計、旅游研學等形式,在社會實踐大課堂中加強了專業素養,在關注產業發展中體悟了鄉村巨變,在深入基層中練就了過硬本領,在平谷大地上寫下強農興村的青春篇章。

座談會上,學生們暢所欲言,分別講述了各自在不同的實踐崗位上工作的開展情況。經過一個月沉浸式實踐,在這堂鄉村振興的“大思政課”中,每個小組、每一名同學通過深入參與各方面鄉村活動,不僅打開了思路、拓寬了視野,也對所學專業知識形成了深化拓展,同時,在實踐層面,也為農業中關村建設、服務首都鄉村振興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收獲了“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良好實踐成果。

在開展鄉村調研方面,鎮羅營鎮北京農學院團隊從九大方面對鎮羅營鎮的各大文旅和種植基地進行細致分析研判,編寫了2萬多字的“山水鎮羅營”特色勞動教育研學課程方案;馬昌營鎮實踐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與多位不同行業的人士進行訪談并形成多篇轉錄文本,填寫了近400份入戶調查問卷,收集了200份村居民生活現狀問卷;興谷街道實踐團隊將養老研究作為本次實踐調研課題,在深入調研老年公寓后,制作完成興谷老年公寓宣傳海報和宣傳視頻;平谷鎮實踐團隊針對各村所需,形成《關于北京東寺渠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調查報告》等7份調研報告。

在參與農事實踐方面,針對各鄉鎮特色農產品品類,同學們走進農業科技試驗田、桃園、合作社等,“多種方式”參與農事活動。大興莊鎮北京印刷學院學生為管家莊村設計旅游宣傳頁、展板、村莊LOGO,繪制成套植物圖鑒,用于科普宣傳;夏各莊鎮組織大學生開展“暑”你最美,“薯”我最甜--悅享夏各莊農事實踐活動,了解紅薯文化,體驗手工漏粉等。

在參與鄉村文明建設方面,各鄉鎮分別組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文藝演出,邀請實踐隊員和村民共同參與,增進隊員與村民感情,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東高村鎮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實踐團隊結合基層群眾日常生活需求,重點加強對民法典、預防電信詐騙、應急管理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進行普法宣傳;熊兒寨鄉中國政法大學學生發揮專業特長,參與南岔村土地確權案件分析處理工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實踐平臺,有效助力法治鄉村建設。

在助力農產品銷售方面,通過線上直播、線下銷售、電商培訓等多種形式,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師生自身銷售農產品的同時,也培訓村民銷售知識,提升村民自主銷售能力。大華山鎮、東高村鎮、夏各莊鎮、鎮羅營鎮等實踐團隊分別針對大桃、西紅柿、紅薯、赤松茸等特色農產品,利用淘寶網店、抖音直播等形式,開展線上銷售,各類助農宣傳視頻已獲得十萬級瀏覽量、萬級點贊量;王辛莊鎮實踐學生在開展“抖音從0-1”村民培訓班,手把手教村民注冊賬號、添加商品、進行直播間內容編輯等,幫助村民快速掌握直播技巧。

在提出發展建議方面,馬坊鎮北京物資學院團隊為新建隊村規劃村中120畝地發展方向和模式,設計打造特色民宿、主題園區等帶動新建隊村的客流量;峪口鎮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實踐團隊分別發揮專業特長,設計36個洞穴開發方案,打造特色戶外露營區域和觀景平臺,為建設“農旅融合試點”和西營村發展規劃提出對策建議;金海湖鎮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實踐團隊發揮專業特長,提出桃、李子等果品種植、售賣、分級分類及推廣宣傳意見建議,來完善土地資源利用、IP打造賦能等方面提出建議思路。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承載地,平谷區成立各級工作專班,制定總體工作方案,編制實施《實踐隊員管理方案》,充分發揮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特長,制定《大學生實習實踐日程安排》,不斷提升實踐活動質量。緊扣農業中關村建設、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制定《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明確開展鄉村調研、參與農事實踐、參與鄉村文明建設、助力農產品銷售等具體任務。具體組織大學生與農村群眾、農業企業、科技小院等主體對接溝通,為大學生開展實踐提供詳細指導幫助。選派專人負責師生安全、住宿、交通、餐飲等服務,確保師生無“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實踐活動中。針對這項實踐活動,平谷區將持續舉辦下去,努力辦成一項長期性、品牌性工程。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蘆曉春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